tnt125 2008-7-24 16:21
满清对我们民族精神上的摧残到现在积重难反。现在还是有人吹捧这个殖民朝代真是悲哀。。
surtees 2008-7-25 10:25
镶黄旗在八旗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是八旗第一旗,一般由太子或者最有威望的人担任旗主。皇帝本人隶属于镶黄旗满洲第一牛录。
八旗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
蒙古博尔济吉特家族被抬旗入满族的基本上都编入上三旗蒙古,同理,汉军八大家族也隶属于上三旗汉军的居多。
还有一点需要纠正,满洲八旗这个说法不太正规,正确的说法是:八旗满洲。
满族(八旗)是一个整体和主体,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样的说法等于把满洲、蒙古汉军作为了主体,让别人误认为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是蒙古族汉族的组织。事实上蒙古族中并无八旗组织,汉族和八旗更不沾边。
在清代所有的文献中,用词都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表示满族八旗内部的划分。满族(旗人)是一个来源相当复杂的民族群体,即使是八旗满洲也含有大批汉、蒙古、达斡尔、朝鲜甚至俄罗斯牛录。当年明朝很残酷的镇压了苗族起义,把苗王家族带到了北京世代为奴,清朝建立后,这批苗人被编入了八旗满洲,今天他们的后裔还生活在北京西山旗营。女真、蒙古的同一部族甚至同一家族都可能被编入了满洲、蒙古汉军不同的旗份。
在努尔哈赤时期,手下的蒙古人就几乎和女真人一样多,东蒙古科尔沁部落属于典型的蒙古、女真过渡部落,满洲大部落叶赫那拉也是起源于蒙古土默特部。皇太极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和各旗旗主抗衡,将八旗满洲一分为二,将大部分蒙古人后裔和部分新满洲单独出来,加上从喀喇沁、科尔沁部落中精选出的壮丁合编为皇帝亲自统辖的八旗蒙古军。随着明朝投降军队带来了红衣大炮,后金组建了重装军,装备各种火炮,满洲语:乌真超哈,后来被写为八旗汉军。他的统帅部分为女真人,大部分则为原明朝将领的后裔,比如佟图赖、李永芳、祖泽润(祖大寿之子)等。即使是纯正的女真人,是重装部队的成员,他的身份也是八旗汉军。
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是八旗军的组成部分,仅仅番号不同侧重点有差异而已,因此不能说满蒙汉二十四旗,正确的说法是八旗二十四军。八旗仅仅是满族的组织形式,与其他民族无关(锡伯族被从满洲族中分割是后来的政府行为,两者几乎毫无差异,现在保留最完整的满洲文化的就是锡伯人))。这些分别来自不同民族的后裔组成了后来的满族。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很古老但也是很年轻的一个民族。
明末清初时期,俄罗斯入侵布里亚特蒙古,很多布里亚特人整部落的逃到外蒙古,成为了喀尔喀人的奴仆。清政府平定漠北之后,把这些布里亚特蒙古人全部赎买了出来,赐名巴尔虎人,悉数带回了黑龙江和奉天等地编入了八旗,后来担心当地的旗人歧视他们,就单独为他们设立了衙门。这些巴尔虎蒙古人自称:第九旗。东北不少满族人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巴儿虎人。
努尔哈赤统一东北的时候,一些女真人不肯归化逃进了深山老林,满洲人叫他们巴拉人,直到解放之后他们才陆续走出森林,他们的民族也被定为满族。台湾福建有数万原金代女真族后裔,姓粘,还是台湾著名的大宗族。河南、山东、安徽、甘肃也陆续找到很多自称金代女真人后裔的群体,这些人和巴拉人都移花接木自报民族为满族,是解放后才产生的不在旗满族。
不在旗满族这个词条在中国民族大辞典中有详细的介绍,但他们仅仅是极个别情况,整体来看:清代旗人和旗人后裔就是满族。这是国家对满族的明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