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仍需韬光养晦 【SIS军版首发】

penhu 2008-7-22 11:44

中国仍需韬光养晦 【SIS军版首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形势以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中国富了,强了,在国际上也更有发言权了,而在此背景下,近几年,中国的尚武精神似乎开始逐渐兴起,网上、论坛上越来越少出现“中国人爱好和平”之类的论调,更多的则是围绕战争的讨论。国内主流媒体上出现的军事题材影片也多表现了“外部环境危险”、“中国的屈辱史不会重演”、“时刻为赢”、“军事强国”之类的思想。现在,军事强国,并且以军事为先导走出去的思想氛围在国内很浓。

    当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自然需要一个与之相称的军事力量,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在此刻,便开始鼓起军事优先、用战争机器解决问题的思想实为不妥。

    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并不完美,在中国做事情的成本是很高的,国家虽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好处,但是浪费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中国在军事投入上并没有太大的自由度。而且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在人才资源上,中国并没有保护好。

    第二,中国虽然经济发展数字很惊人,可是很大一部分钱是让国内外资本家赚走了,国家的税收很多也被高昂的政府运行成本支出给消耗掉了,老百姓并没有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好处,反而有更多的人失业或者收入很低,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等诸多问题,人民生活并不富足,社会矛盾是存在的,因此创建和谐社会,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才是第一要务,本国人民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第三,中国的军事并没有达到自己想发展就能发展的水平,即便想发展并且愿意砸钱,也不一定很快就能够发展起来,一方面是自身的积累还不够,制造水平、材料工艺、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等均还有待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对中国的武器以及相关技术出口限制使得即便中国花钱也得不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的军事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默默无闻的不断积累,而不是激情澎湃的喊口号。在中国看上去好或者说的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好。

    第四,中国人现在都很浮躁,缺乏科学精神,浙大教授郑强也说过在这方面,中国人和日本人存在很大差距,而现在便自以为强大的大谈军事振兴,实在是对浮躁情绪的一种鼓动。

    第五,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还是有的,这种差距也是多方面的并且长期的。中国的强大最重要的是缩小这种差距,否则中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潜力与世界强国并立。过早的暴露意图,只能使自己更为被动,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

    邓小平曾经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报告中说“头头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因此说中国人应该理智的认清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并且低调的发展,含蓄中有所作为。中国的强大是目标,但强大的中国更应该让中国人得到好处,韬光养晦应该成为中国当前的战略方针,把军事至上提出来还为时过早。

[[i] 本帖最后由 penhu 于 2008-7-25 08:51 编辑 [/i]]

wangjiushijiu 2008-7-22 13:19

是的,咱们要广积粮,缓称王。
事事要低调。

hoechst 2008-7-22 13:50

樓主同誌,妳好!

妳 所說的觀點還是比較能說明中國大陸目前實際狀況。在÷借妳的帖子我在補充幾句。

一 對美國以本國經濟危機為契機髮動一場經融戰的可能必須保持時刻的警惕。

二 從這次四川5.12大地震我們也該清楚認識到大陸基礎建設還很不完善,軍隊救援裝備和方式和上世紀70年代唐山大地震時區別不大,靠的還是軍人的血肉之軀靠的還是人力。

三 中國大陸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迎接屬于中國崛起后世界格侷變化所帶來的各種事態或突變。
所以 中國以不變應萬變為宜專心在內政上多下功伕,抑製日益嚴峻的通貨膨脹纔是目前的重點。

yangshu12345 2008-7-22 13:5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wspc 2008-7-22 16:18

该说话时还是要说话,不然谁都想欺负你。有了实力,说话自然会有分量的。

yiwei258 2008-7-22 16:56

这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 事实上韬光养晦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出头这是没办法的事。

什么是韬光养晦? 就是天塌下来让高个的去顶, 自己不出头, 问题是现在我们长的最高。
有人也许会说,为什么不是欧盟,不是俄罗斯呢?
这个最高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方面,而是中国为了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无法掩饰的。

欧盟,和俄罗斯是传统强国, 他们实际上是现有格局的一部分, 他们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圈,和资源来源。 而中国不同, 中国是一个爆发富, 现在有一定发展, 但是急需广大的市场和资源来继续发展, 这对世界格局会产生极大的冲击, 因为原本各国的势力范围都是划好了的, 中国一穷二白也想分一杯羹那就只能从别人手里抢。 而且中国抢资源的手法,在其他国家看来手段极其恶劣,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中国玩的很阴险狡猾), 必然引起其他国家的侧目。

所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没有韬光养晦的条件, 实在是没有再比中国出风头的国家了。

mouriyu 2008-7-22 17:13

韬光养晦的问题是个老问题了,现在的情况,中国不能总是一味韬晦,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乎自己国家利益,主权以及与世界上良好关系国家和利益相关国家的问题上,要能勇敢的说不,而不能一味迁就西方,而在国际舞台的其他方面尽量保持低调,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毕竟我们的发展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需要稳定和保持良好的对外关系。

tiandinanrena 2008-7-22 17:23

6楼的兄弟说的好,我支持你!
     看了楼主的文章,说实话不错
     有点个人的看法."韬光养晦"是个不错的成语,也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用的词语.但是韬光养晦不光要有环境还有他的目的!小惩不来如何来大威?
      要知道柔不可守,刚不可久,这么简单的道理当然也可以用与现在的军事!一个国家的目标,企图是什么?有的时候在国家实用的手段上来说不好看出,我们的目的又是如何?强大,就是我们现在唯一的目标,韬光养晦的目标是攻击,也是强大,不过韬光养晦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处事的法则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慢慢提升,这个是好事情,但隐藏在这个后面的事情又有多少人知道,国际地位的得来不外乎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水平,二就是军事实力,三也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中国是国际大国,必须要做事的基本态,就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态,所以韬光养晦现在不存在环境.我们要的是在暗忍,而不是别人看来的韬光养晦.拳头在是硬道理
       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t222 2008-7-22 18:15

咱们现在顶多算是大病初愈,复兴一个文明却不是短短几十年可以做到的,
我国真正拥有完整的(以米国为标准)工业体系还需20年左右,核心文化价值复苏需要最少30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超越列强治御世界需要的时间更长。
让米国在火炉上接着烤吧!我们在他的后面积蓄实力就好。

water000002 2008-7-22 19:45

中国没有可能成为统治世界的超级大国~因为我们无法完全压制住我们的邻国~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环境问题

ssTory 2008-7-22 19:58

回复 10楼 的帖子

中国想要单极化当然不可能,至少就目前而言是.
但现在中国不是要当单极,而是根着国际关系的转变力争多极中的一极.

关于"韬光养晦",没必要时不出头,利害关系不大时也可以不强出头,保持低调发展初衷很好.
但有时候还是必须要出一下头的,长时间不用话语权的结果就是以后没有话语权.除非再打上一仗.或者搞的什么事出来闹闹.
所以在"韬光养晦"的同时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孔子那句"以德报怨"原文是这么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只是被后人故意断章取义了.

longh83 2008-7-22 22:30

楼主说的有道理,不过后面邓公的后面的一句话请大家不要忘记了,“有所作为”。

qwert168 2008-7-22 23:49

有时候夸你的人往往是敌人。
现在外媒一直报道中国的军队如何如何好。
大家不要被他们迷惑。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呀。

ljp1000 2008-7-23 03:42

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引起的,我们是世界的加工厂,获得的是产业价值链中的极少的部分价值,生产这些产品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产品的开发,终端销售中产生的利润却得不到,如何能养的起人才,用的起人才?只有在这产业链的源头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韬光养晦”的境界现在中国还谈不上。

[[i] 本帖最后由 ljp1000 于 2008-7-23 03:45 编辑 [/i]]

6668629 2008-7-23 08:33

我比较赞同楼主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社会阶层的潜在冲突,都使中国没有放弃“韬光养晦”的本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对外界沸沸扬扬的“中国热”﹐一定要头脑冷静。要知道外资从中国卷走了多少钱,我们真正剩下的还能有多少.
其二﹐在对外关系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积极主动和明确的对策,并不一定是放弃“韬光养晦”。其判断的底线是,对外出击时不强出头﹐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谋求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一厢情愿要建立自己的“新秩序”。
我想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将更偏重“有所作为”﹐但绝不应放弃“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仅应行之于中国崛起之前﹐而且还会行之于崛起之后。

lst780806 2008-7-23 09:11

楼主的一番评论说出了许多让人回味的话来,但小弟认为,中国是应该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来应对包罗万象、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但再谈韬光养晦似乎就显得极不负责任了。
虽然我们的人均GDP还是处在很低的一个水平,但中国的各个方面已经达到让国际社会不得不关注你的一举一动,要求你作为利益攸关方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韬光养晦已经是N多年前的事了,楼主也提到邓公的一个报告,现在我们再奉行他老人家的韬光养晦这么一个政策的话,恐怕我们的能源就会出现危机。
正如楼主所说我们在很多技术领域都远远没有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还着重依赖进口,这样我们就更应该奉行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这样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的保持低调,那么只会疏远国际社会,就会失去发展中国家代言人这么一个角色。
要有韬光养晦的精神,但同时要保持积极进取、广泛参与的气魄!

ymw5858 2008-7-23 12:16

:sun ,我认为楼主所说的“韬光养晦”是指我们中国人现在应具有的一种心态,而非国家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律令;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都和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联,邓公的“韬光养晦”策略,对中国经济的“养精蓄锐”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令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几乎没有说话和表达建议的机会,因为,你选择了只顾自己,而非付出的态度,这时韬光养晦不仅仅是国家的外交态度,更成了国家的外交行为准则;
      
      国际社会一直对中国的策略指手画脚,而又无可奈何;直到关贸总协定时,中国开始被动了,在各个方面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成为“利益攸关方”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面对陌生的责任范畴,中国在很多方面也只能从零开始,跟着别国的屁股学习,学费的代价是沉重的,这时候,“韬光养晦”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累赘,在很多的方面障碍和制约了中国的国家行为,甚至影响到了国民的个人行为...
         
     现在,中国是不可能再回到那个以“韬光养晦”为国策的时代了,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和持续进步,要求中国在实际行动上越来越多的承担着国际责任;对于中国来讲,心态和行为都是开放的,但我们万万不可认为,我们的一切都已达到了某个高度上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很有必要在“开放的同时,有所收敛,谦虚一些,学会包容,学会体谅”,去做一个真正国际意义的大国之人,我们暂且称之为“国际化的韬光养晦”吧!

[[i] 本帖最后由 ymw5858 于 2008-7-23 12:19 编辑 [/i]]

所所打动 2008-7-23 14:33

我们自己要提韬光养晦,口头上要低调。但实际上确实像6楼所说的,现在的形势已不容许我们在行动上再韬光养晦了

penhu 2008-7-24 15:58

我感觉,这里的理智而智慧的声音还是占绝大多数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希望国家强大,也希望自己能生活的好。在和平时期人民的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
中国的强大不可能是短期就可以达到的,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也不是一天就积累下来的。中国要能够在未来强大起来,就应该有勇气现在去处浮躁,能够放低身段,身子不沉一沉,怎么能跳的更高呢。

生于七十年代 2008-7-24 21:02

对,中国还得韬光养晦!!但也应该顺流民族主义的抬头,有些外交领域得强硬起来,特别是对美国及其西方国家.不能再仰其鼻孔了!!对付他们这群无赖,我们不但得让他们疼一回,而且得让他们疼得刻骨铭心,永远不敢再冒犯咱们!!所以,我觉得中国现在应该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大打强势文化牌,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侵略西方人的思维,从而让他们改变对中国的荒谬错误认识.文化这种软实力比战争更有效,既然美国想用颜色革命来改变我们,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借其人之力,打其人这身呢?中国只要坚持个二十来年,舍得本钱向各国灌输自己的文化理念,到时候,美国不被我们社会主义代,那些西方国家有很多是会被我们俘虏的,毕竟,老马老恩在书本上告诉过世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先进,而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这种理念在一百多年前,由西方的德国传到东方,而经过东方巨人的反复实践论证,这种思想是正确无误的,那么,他们西方国家的民众有不接受的理由吗?毕竟,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源于一种先进制度推翻另一种旧制度.

[[i] 本帖最后由 生于七十年代 于 2008-7-24 21:07 编辑 [/i]]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仍需韬光养晦 【SIS军版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