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lzz 2008-9-24 09:07
最强大的中国----明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一方面惩治贪污的官吏,即使是皇亲国戚,开国功臣也不手软。又分封皇子镇守各地,他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兴建了北京城,于1421年迁都北京。其间还派郑和七下西洋;又编纂《永乐大典》。成祖之后,又有仁宣之治。
1435年,不满9岁的明英宗继位,崇信宦官王振。结果导致1449年的土木之变,皇帝被瓦剌俘虏。但是在于谦的率领下,明廷另立明景帝,并发动全国军民抗战,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明朝一度复兴。明孝宗弘治年间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这位皇帝勤勉而不专制,信任大臣,内阁权力大为上升。
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大臣严嵩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以至海瑞称“嘉靖嘉靖,家家皆尽”。
万历年代
万历初年,神宗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安然。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形势。
张居正逝世之后,中兴之象消失,明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神宗是个贪婪的君主,大肆侵占土地,搜刮民财。神宗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明末三案、魏忠贤专权、李自成起义都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神宗的腐败招致国库空虚,边关危机。这一时期,位于东北的后金的崛起,形成了与明王朝相对立的地方政权。此时的明王朝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明王朝灭亡的危机已然形成。
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迫害异己、镇压人民。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
* 直隶:京师、南京
* 布政使司(省):山东、山西、河南、 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 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管黑龙江流域——西起阿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1409年建立,共持续25年,后废弃。
官吏制度
* 中央官制:
o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o 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
o 御史台
* 地方官制
o 承宣布政司
o 提刑按察司
o 都指挥使司
明朝设有特务机构监视大臣的言行。太祖有锦衣卫,成祖设东厂,宪宗设西厂,武宗有内行厂。
军事制度
明代早期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发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除此之外尚有简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后又有强使民为军的方式,不过都属于少数,整体而言,卫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军制。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注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准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因此在嘉靖年间,在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浙江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
外交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乐年间,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时明王朝的鼎盛。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朝中后期,倭寇逐渐平息,才重新开放禁海。
公元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西方国家的东来,使不少新鲜东西也传入中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罗马教皇派出利玛窦去中国教区工作。由于万历援朝之战的爆发,利玛窦一行没能及时到达中国。后来战争中国得胜,利玛窦才能进入中国境内,由于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坤舆万国地图、自鸣钟、日晷、西洋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像、十字架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学习西学,另外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 另外,明朝军队而大量使用火器,火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不比西方国家小,但是随著满清入主中原,火器的使用返而减小了。
明朝的农业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宋元时期,为明朝中叶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随着明朝纸币“大明宝钞”的流通失败,整个货币体系转向为以白银为主。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也进一步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明嘉靖、万历时候,各地出卖丝绸、酒肉、蔬果、烟草、农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计其数,外国的不少东西,如欧洲的西洋钟,美洲的烟草,中国城市都有卖。当时商业大都会有北京、南京、扬州、苏州、广州、西安、成都等,著名的商业集团有徽商、川陕商、苏商、京畿商、粤商等,在世界上,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手工业、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
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金瓶梅》亦是此时作品。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至今仍在演出。
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明朝的民间文学很发达,唐伯虎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民间盛行对联,还有锁南枝等山歌,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思想上,王阳明的新哲学“心学”在嘉靖以后盛行,形成一股反对传统束缚的思想浪潮,塑造了新的社会风尚,也使明代后期的士大夫有一种别于其他时代的生命哲学。如“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最好的例子。
科技
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直至16世纪,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这一时期出现的科学著作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还有《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是我们现在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于谦写得《咏煤炭》诗歌说明当时煤炭已经普遍应用。计成的《园冶》则是园林建筑的专著。
明朝的军事科技也较发达,明末已经出现了火铳枪,还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据说有个叫万户的人,坐在绑满火药棍的椅子上,试图利用火药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失败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探索太空牺牲的人。
明朝时期的名人
* 刘基
* 常遇春
* 解缙
* 张居正
* 魏忠贤
* 郑和
* 海瑞
* 于谦
* 戚继光
* 袁崇焕
* 郑成功
* 袁宏道(“三袁”)
* 归有光
* 朱载堉
* 文征明
* 唐寅
* 黄宗羲
* 李贽
* 徐光启
* 汤显祖
* 史可法
* 李时珍
* 宋应生
耕地面积世界第一: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万历年间,明朝的耕地总面积是七百万顷,明末时达到七百八十多万顷,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形容明朝的,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
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份人留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五千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大约在七千到八千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过四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在16和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得到这些财富后,他们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向中国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到最后这些白银和黄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国。美国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种说,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军队数量世界最庞大:
据记载在明初,明朝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到了明末,长江一带的经济圈为皇侯和军阀把持,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明朝政府已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在山海关防守后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万。但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军工产值世界第一:
明朝军工业极其发达,一营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一千挺,鸟枪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跟宋朝不一样,明朝在每代皇帝执政期间,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所以明朝的军工业为了应付战争所生产出来的武器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间谍机构世界最庞大:
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和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在鼎盛时期人数达到六万人。在武侠小说里面,锦衣卫,东西厂常常被描写成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杀人机器。但实际上,明朝间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打击贪污,叛臣,维护国家稳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跟专门从事颠覆敌国政权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来,明朝的间谍组织其实并不太可怕。
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
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像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政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到了明末,由于要抗击倭寇,联朝抗日,明朝政府无瑕南顾,最后被葡萄牙和荷兰钻了空子,把势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这样,荷兰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政权进贡。
第三产业世界最大:
据阿拉伯旅游家记载,当时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产业,在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者保守估计就有近两万人。跟欧洲和回教世界不同,当时第三产业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员不以扫荡第三产业为政绩,明朝读书人又独爱风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数巨大,第三产业为世界之最并不奇怪。
国土面积世界最大:
明朝的国土面积在大部份时间都保持在90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鼎盛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都要大,明朝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也绝不比当时的英国要少。
防御工事世界最多: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据传教士记载,中国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中国人认为那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
近二年,全国正兴起一股明朝热,出版了很的文学作品,象《明朝那些事儿》就火得不行,作者是一广东的小公务员,创造了出版业的一个奇迹。明朝题材的一些影视剧也颇有收视率。大家乐衷于研究学习明朝的方方面面,如果大家有兴趣涉猎一番,的确别有风味,常有让人拍案叫绝之处。特别是明朝的军事方面特别有看头,有象常遇春,戚继光这样的史上将才。有非常多经典的战役,内有许多旷世之谋。明朝是我汉民族史上第一次不是抵御而彻底征服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从此彻底没落。精彩的抗倭斗争都很吸引人。也有土木堡战役,明皇被俘。要知道明朝出动了五十万大军,而敌方只有三万人。如何不叫人扼腕。明朝的间谍制度也很有看头。希望大家多关注明朝,多谈谈明朝。抛砖引玉,希望更有达人更深刻的观点示教。周郎,你是个中能人,请指教。
ak1978 2008-9-24 14:36
本文有个BUG:做火箭椅子的那个万户是元朝人。
WEN6969 2008-9-24 19:37
搂主讲得很对. 明朝当时是世界最强和最富裕的国度. 他亦起着承先启后的朝代. 驱赶元朝,建立大一统的中华. 明代的繁华亦传世什多.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很重要. 如各位狼友都看过的金瓶梅.水浒传. 三国演义.等名著亦出自明代. 诗词戏曲.得到发展.明代的家居用品亦十分精采. 我相信中华美食亦在明朝开始提升. 明朝. 是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 是值得怀缅的朝代.
随心所欲太无聊 2008-9-24 20:34
明朝怎么到成了中国最强大的了?要是这么说别的朝代的土地大都是怎么回事了。
wblps525 2008-9-25 00:03
额!说句实话,看了帖子,不觉得明朝很强大。个人觉得,明初由于朱元璋本身的出生问题,比较了解民众之苦,所以明初的官吏较清明。楼主的帖子里提到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我觉得,当时的蒙古本身已经属于一种衰弱的时期,而且,元朝对汉民族民族歧视导致汉民族的爆发才推翻元朝。而且后来的土木堡就揭示了其实对于游牧民族并不具备真正的征服实力。还有,现在的长城很多都是属于明长城也代表了其实明朝对于游牧民族属于防御姿态,只是由于游牧民族本身的问题才无法南侵而已。而明朝迁都北京也有种“天子守家门”的味道。明朝的地域广阔不如说是继承了元朝的遗产(游牧民族打下的天下。)明朝军事势力,其实并不强大。很多人都说清朝的闭国锁国造成中国落后,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其实是从明朝开始,明朝因为倭寇等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可见其军事势力根本就是很差),所以实行闭国锁国政策。由于这一政策导致中西方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清朝应该也是沿用明朝的这一政策)才造成中国的落后。明朝内耗问题严重,仔细看一下明朝历史就会发现,明朝就是一部内部的斗争史,如果不是蒙古族衰弱,女真族还未正式崛起,要不是有那么几个能臣干将的出现,明朝根本不可能有200多年的历史。女真族一发展起来,明朝马上被灭。我模糊间记得以前看过一文章,里面好象是比较了两个苦出生的皇帝家族,一个是明朝,一个好象是汉朝。通过汉朝和明朝皇帝的比较,说明朝朱家的血统里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具体的例子忘了,不过那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所以,如果楼主觉得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我觉得是相当错误的。
ywlzz 2008-9-25 09:07
回复 5楼 的帖子
5楼圣骑士,在我以前对明朝的看法与你是感同深受的。但去年始我迷上了明史,读了好几本书,再通过交流,网上搜索,和彻底改变了看法。许多专家的观点和看法与我们常人是相左的。因为我们以前都只是大略地看了历史教‘科书,对明朝的认识就是从中得来的,教科书了了数语,语焉不全,而且很有片面性,在马列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只有PEOPLE REPUBLC OF CHINA才是完美的社会制度,鄙视资本主义,更为鄙视腐朽的封建制度。说句实话,也就是没有仔细读过明史而自然而然产生的粗识。明朝是强大的,但并不强辨说明朝一直是强大的,只是说明朝强大到过中国历史上最高的高度。
军事上的辉煌就骑士两件事提一提。一是明朝彻底打败过北方游牧民族,史上最彻底。明初名将常遇春强悍无比,他的军队雪夜突击,打得蒙古部队落花流水,直打到今蒙古境,蒙古王只带不到百人逃生。蒙古被明朝政府收服,之后明朝政府在蒙古各部族间巧为周旋,保了北方的长治久安。后虽有反复,也有土木堡战役明皇被俘的惨痛战败。但后明朝出了个军事家戚继光,创造了兵车阵,简言之就是用遇敌即用长兵车围城抵挡住骑兵的首轮冲峰然后出兵制胜。蒙古兵遇戚兵而胆寒。二是对倭寇,明朝中晚期倭寇曾在东部沿海非法猖獗,最后被戚继光将军独造的13人的兵阵和戚家军的勇猛完全荡平,甚至消灭了日本本土的倭寇大本营。经济上明朝在中国第一相张居正治国期间搞变革成功,并创一条鞭法,国富民强,国库丰盈,有积粮五年以上烂在库中者。有专家计算,当时明朝政府的财产是清朝时康乾盛世时的N倍,国民生产总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明朝是汉族治国历史巅峰。
绿色奇迹 2008-9-25 11:36
我不认同楼主的观点,明从根本上就不是中国最强大的朝代,他的军事力量不如秦,汉,唐。经济力量甚至不如宋。他的强大是表面的。因为他驱逐了蒙古人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但其实不然,元的主力并没有被他消灭,而是完整的退入了草原。明的200年,一直被蒙古的问题困扰着。之所以他支撑了下来,是因为当时的蒙古跟后金一样,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抢劫上,换句话说,他们完全的放弃了攻略的目的,而以袭扰抢劫为主,是属于强盗集团性质的了。明的政治是很昏暗的,他的儒与道共同治国导致了儒家思想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不可动摇的所以经济得不到发展,商业落后,党争不断。而所谓的阉党乱国。不过是儒生们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罢了,东林党难道比阉党好了么?200年的统治中国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间,期间民间起义更是没有间断过,米勒教,白衣神兵,白莲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是中国历上上最黑暗的年代。皇帝一个比一个白痴,懒惰。大臣一个比一个贪婪,愚蠢,自以为是而且还残忍。他的弱势一种弱到骨子里的弱,只要一根小小的稻草就能叫他爬下,看看建奴的13付铠甲起兵就是最好的例证了。
xukongzi 2008-9-25 12:44
我一直不认为明朝是强大的,但我也不认为明朝的皇帝是很昏庸的,明朝皇帝的昏庸是清史写的,目的是为了扬清帝的英明。
明朝和清朝体制不同,明朝皇帝不上朝国家一样可以运转,所以明朝多名臣。朱元璋出身卑贱,打破了皇帝出身高贵的传统,而朱槺更是篡位而得,明朝人重国家社稷而轻君权。明朝皇帝有自己的产业,存有私房钱,李自成跑到北京当皇帝,旧臣一下就都跪下了,如果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个新朝代就建立起来了。
由于明朝采用文官制,武官受文官节制,重文防武,讲均衡监督,中后期军事力量是很弱的,不然也不至于连倭寇都打那么多年。儒学当道,讲个人修养,不重视基础科学,在技术革新上落后于西方,先进的火器/火炮都是引进西方技术改良的。
总的感觉,明朝是中国从封建进化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朝代,思想开放,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也带来内斗不止,可惜这个历史进程后来给满清打断了,满清再度强化君权,思想压制,固步自封,跟不上发展潮流,最终也被历史所抛弃。
lplo.velp 2008-9-26 19:1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ahaha123 2008-9-26 19:56
明代,我认为名将倍出,但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也非常的多,大家看的也都很无奈,蓝玉的沙漠深入,彻底摧毁蒙古政权,徐达的有勇有谋,常遇春的速度,戚继光的阵法,李成梁的辽东铁骑等等...
我觉得明朝的皇帝很多是不称职的,但是明朝有些大臣确实很厉害,王守仁,张居正,徐阶...
周郎 2008-9-26 20:38
政治、文化、经济
明 党争之激烈为历代之最、内侍专权远胜于汉唐。贤臣名将少于两宋、经济实力亦不如宋但国土却远大于宋。唐宋元的诗词曲到了明代是远逊前代、比之前人是黯然失色。全盛时期却未出什么大儒。逮至明末清初却出了那么几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名气之大不是明全盛时期的那几位可比。不能不说有些滑稽。看来亡国之恨、适逢乱世出的不止是英雄也能出大家。
东西2厂与锦衣卫的建立让使得那些大臣们比任何的前人都要感受到君、臣、间的水深火热。
军事
前期:太祖与成祖 累计10余次出击北元、远涉山川、深入大漠,几十万大军、历时近40年仍然不能剪除危害。整个前200年间 无时无刻不是当作是肘腋之患。
后期:山海关以北的那场历时近50年的战争,败多胜少。 战略上从进攻态势变为守势。
在政治、经济、文化在明代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个人认为影响最大、也最强大的帝国还是以唐为第一。
wblps525 2008-9-27 09:59
呵呵,看了各位兄弟之言,我再说几句,各位都说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很厉害,问题是,现在说的是明朝整个朝代,我这里有段史实给大家看看:“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 从这一段话里,我不知道称赞明朝军事强大的怎么说。我也承认,明初军事是比较厉害,但是哪个朝代初期的一两个皇帝的军队是懦弱的?看明朝要看整个明朝的历史过程,不能因为出了一两个名将打了胜仗就说明起军事强大。别忘了,戚家军只是明军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全国各地的卫所士兵呢?他们的战斗力能和戚家军相比吗?别忘了一点,倭寇基本上就不算是正规军。如果说明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中算厉害的,我也认同,但是如果就中国历史各朝代来看,其实并不算什么。就像周兄所说,影响最大的还算唐朝,毕竟当时各国都称唐朝为天朝上国,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一人。说实话,明朝能撑那么长时间,不得不说确实是每逢大难,必有救国之人降世。真的不知道是明朝的幸还是不幸。但我觉得这并不能代表明朝的是名臣干将倍出。我前面说过,看过其他说明朝皇家血统问题的帖子,真的不得不说,朱家皇帝一直性格上存在相当的问题,多疑!光是一个锦衣卫,就令天下色变,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吧。明朝讲究制衡,可就是因为制衡,整个国家的精力全放在内斗上,何其悲哀的事情。
[[i] 本帖最后由 wblps525 于 2008-9-27 10:22 编辑 [/i]]
绿色奇迹 2008-9-27 16:31
看了楼上有的兄弟说了郑和七下西洋!宣国威与域外,以此来说明明朝的武力强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当上的明朝舰队跟西方舰队来此碰撞会怎么样。我们说强大不能只是看到我们眼前,当时的航海技术可能还不如日本,如果只是说看船大的话就说海上霸主,就有点牵强了,毕竟当时已经进入火器时代了。船只靠撞角来较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平底的富船加上单桅的方帆,没有六分仪,指南针,玻璃,蒸馏酒,火炮的舰队究竟能走多远!战斗力有多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明初期的武力是强大的!那是因为当时的兵都是经过多年战火的老兵,武将是久经沙场的悍将。武人集团还没有被文官集团所打压,徐达执掌大都督府,开幕府。一切军事行动,后勤,武将的生前调动都能不受干扰,而到了朱元璋撤大都督府,武将从与文官开始!整个明朝的武力就算彻底的OVER了,郑和是什么下差,它的船呢!他的海图呢!文官集团害怕宦官集团在权力的较量上打到他们!所以他们动手了,王守仁又怎么样?看看熊廷弼不是叫他们迫害的传首九边了么!东江毛帅就是因为不给文官系统面子,不分给他们功劳,不认可他们的漂没。结果还不是被东林党传伪诏给砍了脑袋。而那个进士出身的军事白痴把建奴都放到了自己国家的首都去了。在他死后不是一样有无耻文人在拼命的美化他么!一个由文官系统把握的国家能有多强的军事实力呢?一帮不懂军事的人在瞎干预军事行动,而军事方面的优秀人才却时刻都可能被人砍了脑袋,一帮世代种地的军户,以罪犯和农民组成的军队,一支没有荣誉感使命感的军队它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辽西近20万军队一年拿辽饷480万两,却不能野战,建奴2万人包围宁远,城内拥兵11万多,却用砖石封闭四门。11万人就眼睁睁的看着2万人抢劫走了城外的庄家和无数的城堡中的财务顺便杀光了觉华倒上6000多人,然后还沾沾自喜的报捷说击毙建奴200人。八个月后又说自己可能击毙了对方的大汗,是大汗啊!然后说什么不能野战要凭坚城,用大炮。哎!越说越气愤。这就是所谓的大明军队。
ywlzz 2008-9-29 15:16
回复 11楼 的帖子
老周,终于看到你的的贴,就一个爽字了得,言简意骇,高屋建瓴,真不愧满身的勋章,而你老兄又SUPER敬业,佩服。
但你的看法有出入。你的唐胜明论的基调可能以二朝当时在世界上横向比。但我们的命题是中国历史上纵向比。唐要说军事影响不如元,就是从你的角度出发唐也是落选的了。经济实力上唐根本就与明没可比性,唐到明经过1000多年社会发展,我们绝对不能轻视祖人的智慧。我今日就惊奇发现。我毕业十年1G硬盘从当初的近千元便宜到现在0。7元。再遥想漫漫历史长河十几个世纪,有多少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生产力水平又发展了几个数量级。唐才几多人口,不管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来说都不能同明比。令人惊奇的明朝的经济实力还远超过之后的清朝中最繁盛的康熙盛世。要证明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我们不妨用拿各朝的综合国力来评分,从经济,军事,国际地位,甚至包括政治各方面因素打分,然后加权合计算总分,再以总分来画曲线图,最高值定在明朝。我看这是无庸致疑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世上最发达的封建统治文明由中国人创造,中国封建统治最发达时期在明朝。
hr 2008-9-29 15:28
元朝恐怕是中国军事最强大的朝代吧,元军席卷整个亚洲,都打到欧洲多瑙河了.明朝似乎一直闭关锁国,很少与外国往来
ywlzz 2008-10-2 09:39
回复 1楼 的帖子
我要澄清的是,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明朝强大过,达到过那个高度,而不是一直强大,那它也不会灭亡了
oopp88 2008-10-6 12:58
明朝是中国官场政治最为腐败的。
官员们的勾心斗角几乎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国家在几乎病态的朱家皇帝的引领之下中国的领土面积在灭亡时只有350万平方公里。
如果这样一个王朝可以称之为“最强大的中国----明朝”,
那么我想这些资料的真实性本来就是一个问题,
明朝的军队为什么盔甲是皮革做成的,而满清的八旗兵的盔甲却是生铁打制的,
满发展也只有三,四十年却以不到百万人口征服拥有了七千到八千万人口的中国。
扬州十日可以轻而易举的掠夺几万妇女带往辽东,而没有得到任何反抗,
整个中华大地在洪承畴,吴三桂等汉奸的剿灭之下明朝二百万大军不堪一击,
左良玉和南明王朝的内斗是明军快速溃败的最大原因。
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汉奸的古老岁月,一个足以让现代中国人感到耻辱的王朝。
明朝给我们留下的应该是汉民族的反思。
aksq 2008-10-6 13:07
明朝好像只能说是当时世界科技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至于最强大的中国可算不上呀。
wblps525 2008-10-6 15:41
回复 14楼 的帖子
呵呵,看了楼主兄弟的回复,始终不能认同,你说唐的军事影响没有元大。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里有这么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个国家不用出兵就能让别的国家臣服,这样的实力,军事上占很重要的地位吧。也许唐朝疆域是没有元朝大,可是这和朝代的政策定位不一样吧。15楼那位兄弟说了,元朝打到欧洲。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打到欧洲的不是元朝,是蒙古帝国。看了网上的资料,唐朝疆域有125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到西伯利亚有1200万平方公里,一种是到北冰洋,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所以,其实说元朝比唐朝地域更广,不太确实。大家有这样想法估计是因为,蒙古帝国的关系。元朝应该算是蒙古帝国分裂下来的。而且,元朝把疆域下的人民划分了四个等级,这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看看唐朝的军事将领,有很多著名的将领都还不是汉族。可见唐朝的包容性有多强。而且,唐朝征战过多少个民族(别说元朝,元朝基本上是继承了蒙古帝国的遗产而已),明朝又和几个民族打过仗?就当时的影响力来说,唐朝的影响力基本上遍及亚洲,多少亚洲国家派出自己国家的子弟到唐朝来学习,这些,完全不是明朝能比拟的。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秦汉是中国的第一个帝国时期,而隋唐则是第二个帝国时期。可见唐朝的影响力。其实,从今天我们就能看到很多问题,明朝是在唐朝后面,按道理说,如果明朝真的强大到那地步,为什么今天中国人在外国的聚居地叫唐人街而不叫明人街呢?要知道,明朝可是在唐朝后面的很多啊。就民族认同度来说,我们民族大多数都认同汉唐,都为汉唐骄傲。可是这里面似乎没有明朝呢!就我自己而言,我自己的认同度排列是:秦、汉、唐、隋、明。这里面不光是对朝代的成就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待朝代对整个国家民族的贡献。
kyolemon 2008-10-6 21:48
个人也觉得楼主观点新颖但是好象明朝算不上最强大的中国,楼主的论据也不能说明当时的强大,倒是能说明当时的开放程度应该不低。至于社会体制就不谈论了,现在中国学资本主义,美国学社会主义。
国人还是少yy过去,从现在做起,最强大的中国必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