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man 2009-10-26 19:17
說到大飞机 空警-2000是不错的大飞机可从他身上还是能看到USSR 图系列的影子,我觉得中国现在缺的就是大飞机而且是像C-17和XH-17那样战略运输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国民党給逼得迁都重庆国内重要的战略补给线几乎都落入鬼子手里 要不是老美靠着"驼峰“航线給当时的国民政府运送补给早垮了现在美国空军有C-5,C-141,C-17A,XH-17。。众多的运输机编队 再看看国内四川地震我们只有大量米-171和几架黑鹰 窜梭在重灾区而大部分救灾物资只能靠陆路运到灾区。假设爆发战争哪中国现在大部分的部队和补给不是也要通过铁路和陆路运到前线这对一直提倡打现代化战争的我军是非常不利的 政府和军方也意识到了所以近年投入很多资金研究ARJ21—900就是 大飞机之路坎坷漫长但只要我们能加大投入我相信会有成果的
ls0411 2009-10-26 19:45
中国的飞机设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飞机发动机的轻视,经常是某种飞机开始研发了,才匆匆忙忙开始上马与之配套的发动机。飞机的发动机复杂性有时还在飞机本身之上, 应该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做,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研究队伍构成,目前我国最缺的就是这些。
8910jqk 2009-10-26 22:25
我听过运十的设计师程不时的报告,他告诉大家,中国购买国外飞机的钱,如果用100元钞票摞起来,其高度将穿出大气层。
johnie 2009-10-27 17:45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支持我们的大飞机项目。发动机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要别人给不如自己有能力给别人。
tooops1974 2009-10-27 20:56
大飞机项目,我认为先把基础工业搞好,如果连一个轴承都搞不好,能行吗
hardtarget 2009-10-27 21:28
还是先搞军用运输机比较好,民用的可靠性要求高,我们的技术远远比不上空客和波音。还是先搞军用的积累经验,完善技术!
runot2far 2009-10-27 22:00
嗯,再帮你添个例子。波音747本来是波音公司用来与洛克希德争夺军用运输机合同用的,结果洛克希德胜了,就是现在美军最大的运输机C-5银河。而波音公司转而把方案转为民用,就是波音747。结果胜利者的C-5总共生产了不到150架,C-17出来后还能不能再有订货很难说了,作为失败者的波音747却生产了1412架,今年还有100多架订单,连总统座机空军一号都是747改装的,真是意味深长。
7086 2009-10-28 07:30
[quote]原帖由 [i]8910jqk[/i] 于 2009-10-26 22:25 发表 [url=http://67.220.92.23/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270107&ptid=2504775][img]http://67.220.92.23/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听过运十的设计师程不时的报告,他告诉大家,中国购买国外飞机的钱,如果用100元钞票摞起来,其高度将穿出大气层。 [/quote]
程不时似乎不太实事求是,中国买国外大飞机的钱根本省不掉。就算运十不下马,继续坚持研发,参考运七的研发进程最快也要到90年代中期才能取得民航适航证并且最后定型。就算发动机的困难不予考虑,我们也要到95年或是96年才能把运十投入运营,况且运十能否取得国际适航证还不好说,就算最后能取得又得拖上几年。这样一来还能省下多少钱就很难说了,到了2000年前后中国早就是市场经济了,再强迫民航买运十也不现实,毕竟运十是仿的707,它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肯定还不如707,早就是淘汰机种了。所以运十就算坚持下来也是一个科研项目,不可能成为产品,要在运十的基础上再开发新一代的大飞机才有可能替代进口大飞机的。
zjzjnet 2009-10-28 07:53
有运十的底子,再加上现在的工业,打飞机指日可待。
gcmgcmdgdg 2009-10-28 13:58
本来我对大飞机(运10)下马感到很遗憾
后来学习了一些东西 阅读了一些资料
发现其实它的下马还是有很多技术上的原因的
对于新的大飞机 我很看好 希望它能够早日打入国际市场吧~~
bjnn 2009-10-28 14:42
大飞机,我想也应该包括轰炸机特别是战略轰炸机,看看阅兵我们还是轰六,没有空中堡垒就是却一条腿啊。
hunterlan 2009-10-28 14:43
这个要搞是必需的
但是技术上不去也木有办法阿
慢慢来吧
这两年技术还是发展的很快的
useryanan 2009-10-28 15:27
还是领导的问题原子弹都搞出来 了还大飞机呢什么都可以搞
lj052 2009-10-28 21:16
其实,高新技术很难区分它是军用还是民用,支持大飞机国家自己制造。
wcs1985 2009-10-28 21:23
无论从民用还是军用的角度,大飞机都是必须的。但是在流体力学,材料学,发动机各方面,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吗
wcs1985 2009-10-28 21:24
当然,大飞机落户上海,对人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希望有很多海外学子能够为国家出力
lj052 2009-10-28 21:40
注意我们的大飞机,关注我们的大飞机,支持我们的大飞机!
dqdwj 2009-10-29 10:54
支持大飞机项目的上马,大飞机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软肋,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基础已经可以支撑我们的大飞机飞上天,自己的大飞机不仅仅可以解决军事领域的问题,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航空运输成本。
提到“运10”我也想说两句,“运10”的机体结构‘航电设备没有问题,但是核心的发动机却是播音707的,当时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基础也很薄弱,运10的安全性是否合格,现在我们的国人别说图-154,连麦道90都不太敢坐,运10的命运会怎样?
衷心希望我们的大飞机C919早日安全飞上蓝天!
7086 2009-10-29 12:08
[quote]原帖由 [i]dqdwj[/i] 于 2009-10-29 10:54 发表 [url=http://67.220.92.23/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406677&ptid=2504775][img]http://67.220.92.23/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支持大飞机项目的上马,大飞机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软肋,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基础已经可以支撑我们的大飞机飞上天,自己的大飞机不仅仅可以解决军事领域的问题,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航空运输成本。
提 ... [/quote]
看网上运十的驾驶舱照片似乎很难得出“航电设备没有问题”的结论,如果是“航电设备没有的问题”比较符合实际。对比同时期的协和式和波音767驾驶舱,运十的航电设备实在过于简陋了。
fire5461 2009-10-29 14:11
没有发动机的技术,说别的都没有太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