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fkfk 2006-10-29 19:58
一旦关键“穴位”被中国击中,美国将可能顷刻之间
新闻来源: 亚洲时报 于October 27, 2006 15:35:59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
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在从事战争理论研究
的常梦熊(音译,Chang Mengxiong)看来,中国的战争策略无异于“一个深谙人体
穴道的中国拳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彪形大汉打翻在地”。
“点穴战”(一):美国的“命门”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体有多个穴位;击打一个穴位,往往都会对周身产生影响。
因此,当台湾问题引发中美军事对抗时,华盛顿将需要提前保护好所有“穴位”,以
免遭到北京的攻击。一旦关键“穴位”被中国击中,美国将可能顷刻之间全身武功被
废。
1、电磁脉冲(EMP)袭击
对美国而言,中国与俄罗斯是有能力发动此类袭击的两个潜在对手。洲际弹道导
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远端巡航导弹和配置了有核或无核弹头的电磁脉冲轨道
卫星,均可发动电磁脉冲袭击。在美国的中心地带,譬如内布拉加斯州的奥马哈
(Omaha)上空400公里,一万亿吨或者更大规模的电磁脉冲攻击,就能令美国所有
的电子设备瞬间失灵。
在电磁脉冲攻击中,所有使用微晶片的电子设备都难逃劫数,导致大部分商业活动
和企业生产陷入瘫痪,国民经济也将因此而完全停滞。由于处于袭击范围之内的人
造卫星难于幸免,军方的指挥、控制、通信、电脑、情报、监视、侦察系统都会被
悉数摧毁。失去信号之后,地面上的洲际导弹无法发射,反导防御体系也是面临同
一命运。简而言之,美国将会乱成一片,而美国社会将可能重新回到黑暗世纪
(Dark Ages)。
当然,美国或许想到先发制人。但即便美国先下手为强,中俄两国仍有能力利用潜
艇发射杀伤力更强大的弹道导弹,进行报复。中国的战略常以“积极防御”为中心;
如果预见到与美国的军事对抗迫在眉睫,北京肯定会积极备战,避免遭遇袭击。俗
话说,“先发制人,制人;后发制人,制于人”;中国自然不会放弃主动权。
中国屡屡强调,将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古人也说过,“兵不厌诈”。处在国家生
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当然不会让一句承诺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是抓住一切可乘
之机。无怪乎,有人说:“在恋爱和战争中,毫无公平可言。”
2、网路袭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资讯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几乎所有的产业、制造业、
金融活动、通信、政府服务和国防设施都依赖电脑和电脑网路来完成。
这种依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和国防体系,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
国家;另一方面,电脑及其网路,也就成为了美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在几十台笔记
本电脑键盘上敲几下,都可能令美国这个世界霸主遭受沉重打击。
在中国,新时代的“人民战争”被赋予了新的含意。它不仅包括资讯技术部队(中国
军队人数为200多万),还包括了13亿人口中的普通百姓。若再把俄罗斯、伊朗、
北韩、委内瑞拉、古巴、叙利亚等反美国家的骇客和资讯技术士兵统计进来,美国
遭到网路袭击的后果将非常可怕。
因此,若中美爆发冲突,大量电脑可被用来摧毁支撑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体系,包括
美国的军事设施、银行体系、股市、国防工业、通信、电力、水网、油气管道等。
从整体上讲,美国并未准备好应对这类袭击;同样,电磁脉冲袭击也让它束手无
策。在这样的袭击面前,美国似乎只能缴械投降。
3、截断美国的原油供应
目前,进口原油满足了美国需求的75%;而波斯湾的石油,占其进口原油的23.5%。
伊朗只需在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布下上浮式
水雷,便可切断美国的原油供应。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水雷储存量世界第四,仅
次于中国、俄罗斯和美国。
除了布雷外,伊朗还可用Yakhont、Moskit、Granit和Brahmo等超音速巡航导弹封
锁该海峡;这些武器都已部署在阿布穆萨岛和伊朗崎岖的海岸线上。这一招,也足
以令美国人投降。除美国外,日本(90%的原油靠进口)和欧洲(60%的原油来自波
斯湾)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当美国和其盟友(主要是日本和英国)与中国及其盟友(主要是俄罗斯和伊朗)发
生对抗时,伊朗决定性的战略作用将进一步得以突现。德黑兰拥有截断整个波斯湾
原油出口的能力,这正是中俄两国着力发展与其的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和军事
关系的主要原因;这也正是伊朗敢在核扩散问题上屡屡叫板美国的主要原因。它与
伊拉克和北韩一同被华盛顿称为“邪恶轴心”。德黑兰清楚,自己有掐住美国“喉咙”
的力量。若没有波斯湾的石油,美国和其盟友的战争机器都无用武之地。
无论是来自伊朗、中国或俄罗斯的打击,还是三国在霍尔木兹海峡采取联合行动,
都能让美国瞬间瘫痪。此外,中俄两国的潜艇还可通过拦截从中东、非洲和拉美开
往美国或日本的油轮,从而实现切断它们生命线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将不
会对中国的原油供应构成很大威胁,因为中国的输油管道已铺设至哈萨克斯坦,并
很快就可接通俄罗斯和伊朗。
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油价届时肯定暴涨。油价持续高企,无疑又将在美
国引起通涨,造成美元大幅贬值,还可能引发美元抛售狂潮。美元大幅贬值,对美
国经济的冲击不言而喻。
4、对美元的袭击
世界通行的美元,是美国支撑其全球霸主和经济主导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只
能用美元购买原油和其他商品,不少国家的央行均储备了大量美元。
美元能让美国变成世界经济强国,同样能让它变得一贫如洗。例如,抛售美元,也
能在顷刻间摧毁美国的经济大厦。更让白宫担心的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拥有掀
起美元抛售狂潮的能力。
作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到6月30日中国持有9,410亿的美元资产,并
有望在年末增至创世界历史记录的1万亿美元。一旦中国决定抛出相当大比例的美
元资产,转换成欧元、日元或黄金,必然会引起不少国家跟风,因为谁也不愿留着
一袋子不断贬值的美元。当国民经济处于生死攸关之时,从众心理将变得更难控
制。
美国多年来的傲慢无礼,单边主义和穷兵黩武为特点的外交政策,令其在中东、欧
亚、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处处树敌。很多国家早已对美国心生不满,只是隐而不
发。美元抛售狂潮一旦出现,这些国家当然会纷纷抛售美元,笑看美国走向崩溃。
由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持续增加,美元将面临着更
大的贬值风险。2005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额增至9千亿美元,首次占
该国GDP的7%。经常项目赤字呈上升趋势,反映了美国进出口贸易的失衡程度;这
也说明,美国经济正丧失其竞争力,直接结果就是就业率和收入水准下降。
由于对外贸易和经常性项目的逆差不断增长,美国平均每年必须向日本和中国等债
权国借入9000亿美元(即平均每天25亿美元)才能维持其国际收支平衡。2005年美
国单是偿还国债的利息就花费了3520亿美元,到今年的8月24日,美国国债已经膨
胀至8500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警告称:“在未来几年,美国的外债将增长至其GDP总量的
40%,这一比重对于一个工业大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政府财政预算的赤字同样令人担忧。《今日美国》专栏记者Dennis Cauchon在文
中这样写道:
“联邦政府有两套帐本。在向大众公开的帐本中,盈亏结算线是较为乐观的:2005
年度财政赤字为3180亿美元。而另一套政府避而不谈的帐本才是按照标准会计守则
得出的审计结果,它所反映的财政情况堪忧:2005年度的财政赤字为7600亿美元。
“若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在拟定的新准则,把社会保险和医疗
保障算进来,政府的赤字更可能达到3.5万亿美元。虽然美国国会制定了自己的会
计准则,但却不能为公司企业所用,因为这些准则忽略了公务员和军人不断膨胀的
退休福利金。据审计报告显示,去年的财政赤字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 6700美元,
但政府公开的数字只有2800美元……
“据《今日美国》分析,财政部出台的审计报告表明,联邦政府的实际财政状况比官
方预算报告所反映的更不尽人意。审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以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
字已累积到2.9万亿美元,但官方资料只有7290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的差距,相当
于联邦政府一整年的支出。”
庞大的经常性帐目和贸易逆差、不断累积的外债和继续膨胀的财政赤字,都是美国
经济濒临危机的徵兆,更将美元汇价推向崩溃的边缘。这种经济状况无法长期的维
持下去,而美元的稳定性正面临极大的危险。只要稍有刺激,美元就可能一跌再
跌。而这种刺激因素可能来自于中国、俄罗斯或伊朗等长期受到美国欺压的国家。
我们已经见识过中国的能耐。那么俄罗斯或伊朗如何逼使美元贬值呢?2003年9月2
日,俄罗斯和沙特签订了石油和天然气合作协议,同意“联合控制海外市场原材料
的价格走向”。假如这两个油气大国与伊朗联手,它们将能够控制石油产量及销售
从而抬高油价。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会促使美国的通胀率上升,同时对已经疲软
的美元施加更大压力,最终导致美元急速贬值。
俄罗斯如今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输出国,平均每天输出能源量相当1330万桶石油,已
经超过了沙特的1000万桶。同时,俄罗斯也是已探知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伊朗
的天然气储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而且也是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假设俄罗斯
和伊朗在能源贸易时不使用贬值的美元进行结算,其他的产油国也会跟风。这些国
家包括委内瑞拉、印尼、挪威、苏丹、尼日利亚以及中亚诸国。
如果是这样的话,沙特和中东地区的其他石油输出国可能也会“随波逐流”,因为当
石油美元逐渐转换成石油欧元的时候,它们当然不会抱着迅速贬值的美元不放。在
大众心理的驱使下,最终美元将会变得毫无价值。鉴于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在全世界
特别是中东地区煽起了反美情绪,因此中东国家集体抛售美元、支持欧元的可能性
是存在的。
美元在1971年8月与黄金脱勾以后,其主要的支撑力来自于它被广泛应用为石油贸
易的结算货币地位。一旦国际石油贸易放弃美元而选择欧元或其他货币,那么美元
将会急速下跌,同时各国央行也会大量买持其他的货币。石油美元向石油欧元的转
变,将对美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导致美元汇价彻底崩盘,从而引起美国经济
的崩溃。这不禁会让人们想起在2001年“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双子塔,但美国经
济崩塌的后果,将会比世贸倒塌严重上千倍。
对美元的攻击将最大限度地抑制美国所能采取的还击措施。而对美元的攻击可能来
自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或者是它们的联合体,如果它们决定不再对美国逆来顺
受的话。
5、外交孤立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是一个让美国建立全球
领导地位的大好时机。美国不仅拥有最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而且控制着
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完全可以建立长达一个世纪的霸权。
但是在这段关键时刻,美国必须在动用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做出一个抉择。如果动
用软实力,美国应该成为扶贫、医疗、打击毒品、环保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若动用软实力,美国还可以帮助贫穷国家减少债务,为偏远山区的人口提供远端教
育和品质教育,并且帮助亚、非、拉等地的贫穷国家兴建公路、铁路、港口、机
场、医院、学校和电信等基础设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美国曾经运用了软实力的话,那也是极小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外交上将软实力运用自如的不是美国,而是冉冉升起的中国。在过去的
10年里,中国在非洲、拉美、中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充分发挥了它的软
实力,并且赢得了多数国家的好感,而且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个由它默默领导的国
际联合阵线。
相反,美国动用的主要是硬实力,在外交上实行单边主义和军事主义,无视联合国
以及盟友的意见,单方面破坏了前任政府所签署的一些国际条约,如《反弹道导弹
条约》等,并采取推动敌对国家政权交迭和“先发制人”的策略。它打着人道主义的
旗号,率领北约组织的军队对塞尔维亚进行了78天的轰炸。它还不顾法、德等欧洲
盟友的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先后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美国挑起的伊拉克战争最初是一场胜利,但最后却变成了战略上的失败。因为伊拉
克战争,美国不仅失去了欧洲的一些主要盟友,受到孤立,而且引起了许多国家的
鄙夷和憎恨。朋友和盟友所剩无几的美国就像是一个“没穿衣服的国王”。
由此推断,若美中两国爆发重大冲突,孤立无援的美国将很难战胜由中国和俄罗斯
所引领的国际联合阵线。
这又牵涉到分析美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联盟,有关的详细内容将在本文的第二部
分加以阐述。
作者维克多•科尔普斯(Victor N Corpus)是已退役的菲律宾武装部队陆军准将,
曾任菲军方情报局的局长,并获得过哈佛大学甘乃迪政府学院的公共管理硕士学
位。
点穴战”(二):中俄伊战略三角成美国软肋
从中国的战争指导思想看,若美中交手,美国那些关键却又相对薄弱的部位将受到
猛烈攻击。这样的袭击仅仅一次就足以令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电网、电脑网路、海
外原油供应路线和美元,可能成为中国袭击的目标(第一篇已进行了相应的探
讨),而这篇则主要讨论其他的袭击目标。
强大的中俄伊战略三角
目前,中俄两国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但1991年以前,没
有人能预见到两国会走得这么近。从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30年
间,北京和莫斯科均视对方为强劲对手,两国边境甚至多次传出冲突的消息。
然而,事易时移。为了巩固各自“后院”免受美国“侵扰”,中俄两国最终走到了一
起。事实上,中俄两国的“姻缘”,还多亏了美国一系列失误的战略措施。
苏联解体的1991年,本来是美国施加软力量,把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的最佳时机。
俄国当时经济彻底崩溃,一桶原油的价格仅为9美元。可惜的是,美国和欧洲的经
济援助承诺口惠而实不至,与西方交往而受益的只有那些石油寡头。
随后,北约和欧盟开始东扩,昔日华沙条约的成员国均被它们拉拢。俄罗斯的盟友
塞尔维亚,遭到了长达78天的空袭;在美国和西方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支援下,格鲁
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又被视为俄罗斯的后院)先后发生
了“颜色革命”。俄罗斯发现,自身已处在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包围中。此外,美
国入侵阿富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在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建立军事基地,也让俄
罗斯感到威胁。
正是美国这些咄咄逼人的地缘政治举动,把俄罗斯推向了中国张开已久的怀抱。对
1989年*敏感信息过滤*事件后便遭到欧美武器禁运制裁的中国来讲,俄罗斯的能源、现代化武
器和军事技术让它垂涎三尺。此外,为对付美国的威胁,中国也需要俄罗斯这个值
得信赖、军力强大的盟友。
中国一直认为美国在遏制她的发展。这方面的“证据”有: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贝
尔格莱德大使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2年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美日两国持续加强军事合作,把台湾纳入美军的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在吉
尔吉斯设立军事基地(离中国核子试验场罗布泊仅250英里)。
此外,美国总统布什还宣称,一旦大陆对台动武,将协防台湾;1995-1996年,克
林顿政府派驻两艘航母游弋在台海附近;2004年8月的军事演习中,美军在西太平
洋调动了7艘航母,向中国炫耀实力。美国的这些举动,都迫使中国投向了昔日的
对手俄罗斯。
中俄两国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后方,且彼此都愿为对方提供这种保障;两国还实
现了优势互补。别忘了,中俄还都是核大国。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将保证中国
在重大冲突中不会遭遇“缺油”的现象;而这是美国和其盟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同时,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大量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加速了后者的国防现代化进
程。因而,美国和欧洲对华的武器禁运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期
待同中国大力发展贸易,渴望中国的援助和投资,还有中国产品。
中俄两国结盟,是当今影响巨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两国从相
互憎恨到建立牢固的地缘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关系的转变过程。两国联合起来
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华沙条约组织。若把伊朗也加进来,这个三角同盟足以
对美国这个世界霸主构成可怕的挑战。伊朗不仅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工业
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且天然气资源储量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俄罗斯。伊朗还是世界上的多山之国。如此地形下,开展非对称战争和
游击战争非常有利。
伊朗南北分别毗邻波斯湾和里海,而它们所蕴藏的油气资源总量均排世界前列。更
重要的是,它还控制着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现代化的上浮火箭推动沉底
水雷和超音速巡航导弹,已被伊朗部署在多山的海岸线上,由“看不见的”游击队控
制。因此,伊朗可随时切断波斯湾的原油出口;而美国进口原油的23%来自这一地
区。波斯湾还为日本和欧洲分别提供了90%和60%的原油。一旦发生重大冲突,伊朗
可迅速令美国和其盟国的战争机器瘫痪。
想像一下,美国的先进武器因缺油而无法使用将是什么样的场景;想像一下,若断
了这23%的原油供应,美国经济又将变成什么样。若中俄两国潜艇袭击驶往美国的
油轮,这个世界霸主短缺的石油可能不止23%,而是更多。因此可以看出,中国、
俄罗斯和伊朗组成的铁三角,轻易就可以击垮美国。
美国的地缘政治弱势
若发生重大冲突,美国的另一命门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不论哪里?A
mijia 2007-12-16 01:44
相信谁都不要相信苏俄,靠谁都不如靠自己:teeth
飘荡的椰子 2007-12-16 01:59
这些都没办法威胁美国!!! 举例子:想打美元战役? 知不知道美元是美国人印的!!
godkings 2007-12-16 02:28
不知道有没有忘记这点
我们能想到的美国人都能
我们能作到的美国人也能
实力上的差距使我们过早地去惹毛老美根本没有什么好处
说到底还是应该合作共赢
fusen 2007-12-16 10:40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中国弹道导弹袭击美国的卫星,失去信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