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 2007-5-8 16:47
印度 军情资料
[b]主要[url=]统计[/url][/b]
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口10.16242亿人(其中13~17岁男5381.2万人,女5043.2万人;18~22岁男4925.7万人,女4571.3万人;23~32岁男8703.3万人,女7956.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8.9万亿卢比,合4400亿美元(1999年)。外汇储备274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7090亿卢比,合159亿美元(2000年)。原煤2.923亿万吨(1999年)。原油0.327亿吨(1999年)。天然气273.75亿立方米(1998年)。发电量4944亿度(1999年)。钢材2380万吨(1999年)。粮食2.013亿吨(1999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717艘,总载重量774.5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url=]航班[/url]机场66处,货运量69.9万吨(1999年),客运量3700万人(1999年)。铁路总长6.28万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1.46万千米),货运量2020亿吨千米,客运量2694亿人千米(1999年)。
[b]国防政策[/b]
世纪之交的印度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其主要内容为:
1.全力推行“大国外交”,为其争当地区军事大国创造条件。印度抓住冷战结束、世界和亚太战略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以求更多地参与亚太安全事务。2000年印度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发展核力量和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问题上得到俄罗斯的支持。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两国签署了指导21世纪印美关系的框架性文件《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从而确立了“持久的、政治上有[url=]建设[/url]性、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同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访问美国。在诸如反恐怖主义、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等方面积极与美国合作,促使其结束了对印度的经济制裁,同时部分恢复对印武器装备零部件的供应和同印度的军事交往。印度在同日本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全方位对话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伙伴关系。同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得到了恢复性发展。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国,中国外长访问印度。印度重新调整“向东看”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对话、经济交往和军事合作关系。此外,印度不定期地与美、俄、法、澳、新、马、越、韩、日、印尼等国举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
2.实行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慑的核政策。印度发展核武器除了有谋求大国地位的政治目的外,还旨在对中国形成所谓“核对称”,与中国进行军事抗衡;保持对巴的核威慑优势,以加强和巩固对南亚次大陆的控制权;将核打击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制约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从而达到向印度洋扩张的战略目的。印度政府于1999年8月通过印度核政策构想草案,提出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慑政策。该草案称,一旦遭到攻击,印度能够而且也愿意以足够的核武器进行报复。这一政策根本改变了印度早期领导人提出的和平利用核能的原则。印度国防部1999/2000年度《国防报告》称:“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努力收效甚微,印度的正当的[url=]国家安全[/url]需求不能被忽视”。为此,印度正加紧核武器的运载工具和核武器小型化的研制与开发,组建战略核部队,建立核力量指挥与控制体系,加强对战术核武器实战运用的理论研究。
3.继续坚持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并重的方针。印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面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军费开支,确保国防建设目标的实现。经济建设中重视军民两用企业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核能技术和[url=]航空[/url]航天领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印度同时赋予军队担负“维护国家安全,反对民族分裂”的任务,其职能由单一“对付外侵”转变为“御外安内”的双重职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保证经济顺利发展。
4.以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为核心,建设一支技术密集型的军队。2001年3月,印度政府宣布2001-2002财年国防经费增加13.8%,其增幅仅次于上一年度的28%,占国民总产值2.7%。
5.确保印度在印巴、印中边境地区的军事优势。即有效“遏制”巴基斯坦支持的民兵对印占克什米尔地区的渗透和进攻,将50%的陆军、54%的空军和60%的海军兵力部署在印巴边境一线和毗连巴的海域,形成对巴的绝对军事优势;在印中边境地区仍保持着较大规模的兵力部署,形成对华局部军事优势。
6.扩大海上边界,在逐步实现对印度洋控制的同时,将其势力扩大到南中国海。印度提出将其专属经济区扩大到200海里以外,加紧在[url=http://news.163.com/special/p/00011F1T/people2005made.html][color=#84c162]马德[/color][/url]拉斯、卡尔瓦尔等地修建海军基地,在安达曼群岛修建机场,并组建海上特种部队。1998年组建远东海军司令部,加强了对印度洋地区的管控。2000年4月,印度国防部长称,“从阿[url=]拉伯[/url]海到南中国海都有印度的利益”,为此,10月间印度海军与日本、韩国、越南进行了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印度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潜艇和海军航空兵力量,试图建立一支专门从事远海作战的远洋海军。
[b]军事战略[/b]
印度一直奉行“地区威慑”的军事战略。其主要内容如下:
1.战略目标:称霸南亚,遏制中国,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大国。俄罗斯在军事上大力收缩,美国也减少了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南亚地区出现了相对的力量真空,对此,印利用与美、俄、日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核军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争当军事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国的步伐。
2.战略方针:
(1)在战争威胁判断上,突出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战争准备从打一场全面战争转向打多场边境局部战争;
(2)以进行“有限战争”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即通过给对手以必要的惩罚,实现相对有限的战争目的;
(3)以巴、中两国为主要对手。拥有对巴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迫使其撤出所占领土;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对中国不放弃“既得利益”,相机进行新的扩张和蚕食;
(4)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手段,特别是核威慑,谋取和维护对南亚诸国的威慑与控制;
(5)控制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之间的海域,坚持不允许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政策,特别是中国同印度邻国发展军事关系;
(6)加速与东盟建立经济上的战略联盟和“军事合作”关系。
3.作战思想:当前印军认为,战争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主张在进攻和防御时都具有进攻意识,并立足于打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基本内容是:
(1)强调攻势作战,先发制人,必要时越境作战,力求把战火引向敌方领土;
(2)在进攻和防御中实施全纵深立体作战;
(3)注重机动作战,力求掌握战场主动权;
(4)强调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突出空军的作用,重视陆空军协同联合作战;
(5)强调在主要方向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达成速战速决的[url=]效果[/url];
(6)重视发挥电子战的作用,实施电子欺骗,压制电子干扰,隐蔽作战意图,电子杀伤与火力杀伤相结合;
(7)强调实行高效的作战指挥。
[b]国防体制[/b]
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内阁总理对全国的武装部队实施领导,现行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成员有国防、外交、内政和财务等主要内阁部长,由总理任主席。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是为政府制定长期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为有关国家安全事务提供咨询。内阁总理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通过1名国家安全顾问对下辖的战略政策小组、联合情报委员会和国家安全顾问处进行协调与领导。国家安全顾问现由总理首席秘书布拉杰什·米什拉担任。其它委员会中,除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由内阁秘书任主席外,均由国防部长任主席,吸收国务部长、三军参谋长、国防秘书、国防财政顾问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分别负责制定有关三军建设和民防、空防、边防和海防方面的有关政策,提出有关作战、情报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咨询意见。国防部长委员会由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军种参谋长任主席,负责在职权范围内就国防政策、国防生产和其他有关军事问题向国防部长委员会提出建议,并通过它就需要由内阁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向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参谋长委员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由三军参谋军官组成,轮流担任主席,分别处理有关三军联合作战、计划、训练、通信、情报、电子战、装备政策和国防计划等方面的统一与协调事务。国防部长是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内阁总理负责,并由两名国防国务部长协助[url=]工作[/url]。国防部为国防职能机构,全部由文职人员组成,下设国防局、国防生产与供应局和国防科研局3个常设办事机构(均由国防秘书任局长)、财政顾问处(由财政部派出的国防财政顾问任领导)和国防计划协调执行委员会(由国防秘书任主席)。
印度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现役部队分陆、海、空三个军种。三军平时无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由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对三军实行统一领导;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军种司令部为各军种最高作战指挥与行政管理机构,最高领导人为军种参谋长。陆军参谋长配有3名副参谋长协助工作。其中两名分别负责第1和第2参谋局的作战指挥和兵种业务领导,另一名负责军兵种协同等工作。海、空军除参谋长外设两名副参谋长。军种参谋长通过所属军区司令部对部队实施作战与控制。各军种除地区司令部外,陆军还设有训练司令部,空军设有训练和保养两个专业司令部,海军南海司令部履行海军训练司令部的职能,负责全部海军水面和水下舰艇训练,并主管海军人员的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工作;驻果阿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主管海军航空兵的训练;驻维沙卡帕特南的海军潜艇司令部负责海军潜艇的训练。
帕伽索斯 2007-5-9 18:34
也没啥危险的~ 很正常么~~ 印度哥们现在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国家体制也越来越完善了 老百姓也越来越有钱了~ 民族主义也该抬头了~ 这跟咱们国家不也蛮像的么
ameng216 2007-8-2 15:12
应该说印度也是个穷兵黩武的典型
如果不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快的话,是要崩溃的
pillboy 2007-8-3 09:48
印度军事力量介绍
印度武装力量约有兵力117.5万人。其中陆军98万人,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35个师,以及15个独立旅。印度陆军师包括3个装甲师、4个平原步兵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独立旅包括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1个空降突击旅。另外,印度还有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以上这些部队共包括59个坦克团(营)、355个步兵营、190个炮兵团(营)、2个地空导弹大队、15个地空导弹团。
印度陆军航空兵编有14个直升机中队,其中6个反坦克直升机中队、8个侦察直升机中队。印度陆军装备有主战坦克约3500余辆,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余辆、"常胜者"式约1200余辆、印度自行研制的主战坦克"阿琼"式约14辆。装备步兵战车约1300余辆,装甲输送车约160辆。印度陆军装备有牵引火炮约4200余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00余门、105毫米约1300余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印度装备自行火炮105毫米的约有80门,130毫米的约有100门(估计有70门库存)。另外还有122毫米多管火箭炮150门、120毫米迫击炮500门、160毫米迫击炮700门。印度自行研制的"普里特维"地地导弹装备了3-5枚。印度地面防空部队装备了高炮约2400余门,此外还有地空导弹:萨姆-3型45枚、萨姆-6型180枚、萨姆-7型620枚、萨姆-8B型50枚、萨姆-9型400枚、萨姆-16型500枚。陆军航空兵装备直升机199架。其他还有登陆艇2艘、"米兰"反坦克导弹系统等若干套。
印度海军兵力5.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东、西2个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印度潜艇部队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海军航空兵部队司令部驻果阿。印度海军装备各种舰艇15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2艘、潜艇19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18艘、巡逻与海岸舰艇49艘、扫雷艇20艘、两栖登陆舰艇10艘、各种支援舰船28艘。印度海军航空兵兵力5000余人,装备约70架作战飞机、80余架武装直升机。编有2个攻击机中队、6个反潜直升机中队、3个海上侦察机中队、1个通信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直升机中队和2个教练机中队。印度海军还有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约1200余人。
印度空军共有兵力约14万人,装备作战飞机722架、直升机170余架,其中武装直升机30余架。编有17个强击机中队,装备有53架米格-23型、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型、79架米格-21L型强击机。印度空军编有20个战斗机中队,装备有66架米格-21FL型、169架米格-21BIS型、26架米格-23UF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和8架苏-30MK型战斗机。印度空军编有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装备32架米-25型攻击直升机,还编有2个侦察直升机中队,装备了8架"堪培拉"、6架米-25和2架米-25U型侦察直升机。印度空军共有12个运输机中队,装备有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固定翼飞机,另外还有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装备有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运输直升机。其他还有6架"美洲虎"海上攻击机、4架HS-748型电子战飞机、6架伊尔-78型架油机、6架电子侦察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约400架各型教练机和22架教练直升机。此外,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和萨姆-10型导弹若干枚。
印度还有种类繁多的准军事部队,驻地分散,并隶属不同的部门。准军事部队是正规部队的辅助力量,平时执行边防、海防巡逻、情报搜集和内卫治安任务;战时配属正规部队执行作战任务。其编制单位通常为部队、营、中队(连)、排、班(哨)5级。部队最高领导为总监,一般为现役中将级军官,以下各级军官为现役或退役军官。营或中队(连)为基本作战单位。
ayanamili 2007-8-3 11:32
阿三别的不行,YY的功夫绝对是一流的。他们的舆论竟然能让民众相信中国落后印度12年。真是疯了。阿三,现在已经是自大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