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010 2007-8-18 15:56
冈村宁次被宣判无罪----国府的荒谬
冈村宁次曾于1928年任日军步兵联队长,是济南惨案的主凶。1932年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加日军侵略上海的战争。1933年又代表日本政府同国民党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7年至1945年,历任日军第十一军、华北方面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这样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首要战犯,理应受到极刑的严惩。
1945年9月9日刚举行投降仪式后,10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高级将领和冈村见面。何的第一句话是,“日本现在已无武装,我想今后将能实现真正的中日和平互助,愿我等共同为之努力”。冈村在自己的回忆录里称当时“感受颇深”。他还记得美国方面仅马库奇中将一人参与,“会谈始终在和缓的气氛中进行”。
何后面的口气可以用“亲切”来形容。“日军并非战败,中国军亦非胜利。尽管如此,我等应停止一切争议,让既往之事付诸东流,而致力于中日之合作。”而此时的合作,就是冈村宁次一直在宣扬的如何合作对付“延安政府”,最要紧的是进一步争夺“受降权”。
中秋节,何应钦派人送上两卡车月饼和水果,还派上校王武单独给冈村宁次送了香烟和一箱茅台酒。10月21日,冈村宁次再次和何应钦等人会谈,按照他的记录,在座诸位都会日语,“谈完公事后,拿出甜酒,大家闲聊天了两个多小时,席上,何应钦极力高唱中日合作”。他说的一段话给冈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贵官认真负责的态度及贵司令部职员热诚勤勉,使接收工作顺利进行。应趁此机会培育中日合作的趋势,使子子孙孙继续合作下去”。何的话的重点还是在于让他们认定的“军事天才”冈村宁次帮助制止“共产党势力的扩大”。
1945年12月23日,秘密前往南京的蒋介石召见了冈村宁次,一见面,蒋就对他在接收过程中的合作表示感谢,并躬身问安:“贵官健康如何?生活上有何不便?请不要客气向我和何司令提出。日本侨民有何困难,也请提出。我们会尽量给予便利。”蒋和何这一系列被称为“以德报怨”的行为被冈村宁次深深记在心上,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蒋和蔼之情溢于言表。以好言相慰,深感钦佩。”
1949年1月26日,上海军事法庭在对冈村宁次进行第二次公审时做出的判决,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
这次审判冈村宁次,国民党政府与上次相反,事先既没有公布审判的具体日期,也不通知社会各界参加,只有二十几名消息灵通的新闻记者到场。上午的审判匆匆忙忙结束后,下午四点钟开庭继续审判,庭长石美瑜在宣布另外两名战犯的判决之后,开始对冈村宁次进行宣判,结果竟然是宣判冈村宁次无罪。理由是冈村宁次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仅有8个月,日本政府就宣布投降,并能"率百万大军息戈就范,听命纳降"。冈村宁次在日军任职期间又无"屠杀、强奸、抢劫,或计划阴谋发动,或支持侵略战争等罪行……"国民党政府为了能使冈村宁次无罪释放,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嗜血成性、十恶不赦的日本首要战犯美化成一名正直、善良的军人。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共中原根据地,国共战争爆发,冈村宁次也终于有了新职位,他被秘密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专门用他的“军事天才”来对付共产党的军队,他在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编的《剿共指南》被翻译后大量印发给国民党各级军官。
pillboy 2007-8-18 19:47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生于日本东京四名坂町的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日本20世纪侵华历次战事中最具资历的军官。
生平
1884年5月15日出生于东京,1890年3月入坂町小学,8年后毕业。1897年,考进了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更名为早稻田大学)的附设中学部。
1898年转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后升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899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4年作为第16期学生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日后的三位大将: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和安藤利吉。同期的冈村宁次、永田铁山和小(口克)敏四郎被教官们公认为第16期最优异的“三羽鸟”(即“三杰”)。
1905年4月冈村宁次在步兵第四十九联队,作为新编第十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日俄战争桦太岛(即库页岛)战役。其后驻扎在日本侵占的朝鲜。
1907年至1910年的3年间,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国留学生队中尉区队长,带过3期156名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军事人物,如阎锡山、孙传芳、李烈钧、何应钦。
1910年12月,冈村宁次被推荐进入日本陆军大学。27岁娶星野理枝。次年10月得子冈村忠正。1913年11月,以第25期第8名的成绩毕业。
1914年8月,调任参谋本部外国战史处。1915年2月,被日军参谋本部派到青岛搜集日德作战史资料(日本1914年占领德国在山东殖民势力范围)。
1921年6月,被陆军省选派与土肥原贤二等人赴欧美考察,在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停留,会见当年的学友东条英机、山下奉文等少壮派法西斯军官,畅谈“改造”日本军队使之法西斯化的“宏大伟业”,图谋推翻文官政体等问题,缔结了“巴登巴登盟约”,结成了日后在军界政坛的盟友集团,到了昭和时代,这些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后改名为“一夕会”。
1920年代在受孙传芳聘请任孙军事顾问的时候窃取到了江浙一带1∶20000的军用地图、华中中部地区1∶50000军用地图等。日后,日军在武汉作战所用地图大部分就是冈村宁次此次窃取的。
1927年任日本陆军步兵第6团团长时,在山东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
1932年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与制造一二八事变。之后调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驻伪满洲国武官等职。
1933年春,关东军侵犯热河、长城,“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他代表日方迫使中国政府与之签订了《塘沽协定》。
1934年起,历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2部部长、第2师师长、第11集团军司令、军事参议官等职。
1938年下半年,指挥了武汉会战。
1941年晋升为上将,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
1944年,先后任日军第6方面军司令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他在职期间,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中国实行“烬灭扫荡”。
1945年9月9日,於南京舉行受降典禮時,代表日本政府簽署降書。
1949年1月26日,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其“无罪”,并被释放回国。次年,因过去的“剿共”战绩又被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
1955年,担任日本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后任“乡友联盟”会长、名誉会长。
1966年死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