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弟弟 2007-11-17 18:11
八国联军感叹武器不如清军先进!
据史书载,1900年的下半年到1901年的上半年一年间,中国的大地上充满着火药味,八国联军的舰队进驻了广州、福州、上海、青岛、旅顺等各大港口,并沿长江游弋到了重庆;在北方的直隶、山东等省,义和团、清朝官军、八国联军打成了一团,直打得天津七月份失陷、北京八月份失陷,朝廷拉着参战官军仓皇西窜,而官军精锐部队(袁世凯部)于山东坐视不管。
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
算一算,从天津8月日起兵进发北京时不过一万六千多人,可这一万六千人只用十天时间便于8月14日攻进北京,赶走了清朝皇帝。当时仅北京的城防守军(官军,不包括义和团)就有三万多人。
他们的武器好吗?
还没有清朝官军的好。有英国公使事后给其政府的报告为证:\"由于意大利公使的好意,他送给我这份报告单,我把它随信附上,因此我能够使阁下掌握关于那些武器弹药数目的有趣的细节,那些武器弹药是西摩海军中将于今年六月底返回天津途中,占领天津附近的中国武库时,在该武库中所发现的。
这份报告单是一位意大利军官编制(不包括该武库中所储存的巨大数量的军用物资)。关于这份报告单的惊人事实,在于那些新型大炮和来福枪。作为此事的一个例证,有人告诉我说:曼里彻式卡宾枪的类型,比供给在华作战的奥匈部队的那些卡宾枪甚至更为新式;那些克鲁伯大炮绝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
附件 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
三十六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六十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四十二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十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二十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三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三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约值二百五十万英镑。
对这个总数,应加上武库内的机器、工具以及目前驻京部队的武器。
看看,战斗一开始被人家缴获的新式武器就这么多,等于给后来联军的一万六千人配备了全副武装还有预备的。要知道这西摩海军中将的队伍是在乘火车进兵北京受阻、逃回(我们许多教科书上这样说)天津时缴获的这些武器。这能说官军的武器差吗?!
既然兵也多、武器也不差,那怎么轻轻易易地就被人家八国联军打败了呢?只能说是战斗力极低、极差而已!义和团我们且不说它,那是一伙迷信刀枪不入崇尚大刀长矛冷兵器的乌合之众。单说说官军,这是一支自从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装备洋枪洋炮、按照洋式方法训练出来“新军”,号“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万余人,总共五万多人。此时,除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去了山东、宋庆的“武卫左军”驻扎山海关内外以外,“前、中、后”三军布署在津京一线,北京城中也还有宫廷卫队和八旗亲兵。京城内这万余官军,攻打区区不足千人守卫的外国使馆区,大炮轰步兵冲挖地道放火烧,忙活一个多月竟然还没攻克,甚至连人家屋顶上的外国旗帜都照旧迎风飘扬,这不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又是什么呢!
qqetuo 2007-11-17 18:28
都已成过去.战场上不是武器最好就一定是最强的.看我们毛泽东时代,小米加步枪照样让帝国主义不敢乱来.在战场上人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致,任何时候任何人我们都不用惊,发扬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coffe
naziword 2007-11-18 10:35
典型的八旗子弟,光有好装备可就是人不行,这没办法
wsdc2004 2007-11-18 10:48
当时年代打仗,装备好坏应该区别不大吧,主要是当时中国的高层不行
大平头 2007-11-18 11:04
悲哀,中国人的耻辱,有这么先进的武器,人数上还远远多于他们,还打的一败涂地,这只能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是有多么的贪生怕死,每当看见这类的电影电视就忍不住心酸,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就这么的落后,老是被别人欺负,唉!
zzjdra 2007-11-18 11:54
先进有什么用呢,吸鸦片的军官到士兵拿上再先进的武器也是一支软弱的军队
黄帝 2007-11-18 12:50
战争中我认为靠武器装备打赢只占30%的因素,其他70%要看士兵的士气,和国家面对战争的态度!
linlin2010 2007-11-18 18:34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国力衰竭,当官的贪生怕死,最先进的武器,也帮不了忙.
marscyz 2007-11-18 19:50
有好的武器没有装备起来又能干什么,清朝的兵连瞄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别提大量装备新式武器了。看看北洋海军的军舰和日本比怎么样就知道了。
乳沟 2007-11-18 19:57
武器先进并不等同于打仗一定会胜利,清朝的失败主要是当时的政府腐败,军队高官也没信心打仗
xiaoxiaobb 2007-11-19 12:42
腐败是根本原因,精神空虚是关键,然后精力又用在内耗上,这场仗赢了就怪了
sun12345 2007-11-21 13:49
一个贫弱的国家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