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p007 2007-11-25 03:43
历史的碎片就是一点一点拼起来的
今天刚看到一篇报道,很是吃惊,甚至刷新了我对一些早已尘封的历史片段的印象。揭开
遗忘于时间流逝之中、湮灭于边寨古尘之下的那些早就忘却的故事,看到那些饱含热血、
充满呐喊的青春肉体的悲欢离合,那个热情而豪迈的伟大时代,在我眼前呈现了另一种真
实的景象。
铸剑为犁,垦边屯田的戍边军民,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属于最含辛茹苦、也最默默无闻的一
群人,他们直接决定了华夏历史,促进了民族融合。从汉、唐、元、明、清,无数先人为
国家开拓疆土献出了一代甚至数代人的生命。明代30万军队驻守云南,后来和当地少数民
族通婚,从此就从未回过中原内地,几百年血肉分离之痛到今天也已无人再提。但肯定的
是,没有世世代代的戍边军民,也就没有现在幅员辽阔的中国。
1947年10月27日,时任国民党新疆部队官职、后来起义担任解放军22兵团参谋长的陶晋初
,在给后来同样因起义担任解放军22兵团副司令员的上司赵锡光的电报中就提到,王震曾
经和他说过,将从内地招来大批女性,用作官兵的眷属,解决将士的终身归属问题。王震
也曾经说过,会给驻扎新疆的官兵们找来湖南 “辣子”、山东“大葱”和上海“鸭子”。
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作出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进驻新疆的
十万大军就地解甲屯垦,从此不回内地。1950年,王震给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写信,要求
他帮忙招聘一批湖南女兵来新疆参加工作,黄克诚把这个任务也交代给了时任湖南省委宣
传部长和《新湖南报》主编的李锐,在报纸上刊登大幅招聘广告,招募湖南年龄相当的未
婚女性去新疆参加工作,但没有点明是为了解决军队男兵的婚姻问题,而是说去了新疆可
以参加学习、工作,可以“进工厂、学俄语、上学校、开拖拉机”。
1951年6月,第一批湖南女孩来到新疆,当听到“要在新疆结婚生子,不是三四年就可以退
伍回家”的真实情况之后,这些身处豪迈革命年代的女孩子们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斗
志昂扬地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大漠戈壁之上,和十万将士投身到了火热的建设事业当中
。据资料表明,差不多有8000名湖南女子来到新疆,并听从组织上的安排,嫁给了比自己
年长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官兵们作为妻子。为了解决老兵的婚姻问题,部队按照军衔制度
由上至下的顺序,为老兵们解决了婚姻问题。
这8000名湖南女子是些什么人呢?大部分都出自于具有阶级成分的家庭,自身也具有一定
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很多都是对未来充满无限理想的在校女学生,她们有的为了“改
造自身不好的成分”,有的为了表现出自己对新社会、新革命的主动热情,而纷纷来到新
疆。这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轻女孩子们,选择了将自己的人生和革命需要融合
在一起,有过抗争,有过独立,也有过对自由的渴求,但最后还是默默的留下了。仅有的
几个因为极力反抗,不愿意嫁给比自己大十几二十岁的老干部的女孩子,有的死了,有的
自杀了,也都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
随后为了解决普通士兵的婚姻问题,又从山东招聘了一大批青年妇女来到新疆安家落户。
这一次部队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将山东革命老区的青年寡妇们招募到了新疆。“八千鲁
女嫁新疆”的伟大传说,在“八千湘女嫁新疆”之后,又一次上演。但对于王震所说的湖
南“辣子”、山东“大葱”和上海“鸭子”中的上海“鸭子”,却一直鲜见报道,因为当
时的上海,除了零星的小团队奔赴新疆参加建设之外,并没有大规模的妇女支援新疆的事
件。
而今天看到的这篇报道,则解开了长久以来我一直疑惑的谜团。报道说,1955年4月,920
名身穿军装的上海姑娘,踏上了西行列车奔赴新疆。而这些年轻姑娘们,都是来自“上海
市妇女劳动教养所”的收容妓女。
自从1951年11月25日,新中国政府明文下令禁娼之后,上海市妇女劳动教养所就收容了70
00多名妓女。这些饱受苦难的女人们的人生,无疑是凄凉而悲惨的。作家苏童曾经以这个
为题材,创作了短篇小说《红粉》。在政府的教育和引导下,近千名妓女自愿报名支援新
疆建设,终于被铁皮列车拉离十里洋场的繁华都市,来到了万里之外的新疆。
我们不难想像,这样一批习惯舒适生活的女人们,是如何地顽强坚持下来。也无从了解,
个人命运在历史波澜的上下起伏中的无助和随波逐流,是怎么样的一种境况。据资料统计
,来到新疆嫁给官兵的内地女性,最保守估计也有四五万人,现在我们只能去猜测,那场
惊天动地的事件背后,有多少平凡人的心酸,有多少的凄苦。
T241 2007-11-25 12:53
呵呵,历史的东西,应该让历史来品论啊
当然了那是为那些女人好嘛
REDSUN700 2007-11-25 19:57
CCTV播过有关上海"鸭子"的节目,但此鸭非现今流行的"鸭子"说法
过去的妓大多因为穷到没饭吃,
你看"马路天使"就知道旧时的妓过的是什么生活了,叹!
现在的妓就不同了,笑贫不笑娼
不能用现在理解过去,
sun12345 2007-11-25 20:09
我觉得楼主的看法有点偏激了,为什吗不正面理解呢?
rop007 2007-11-25 20:13
回复 3楼 的帖子
其实 在写的时候 心理的想法很多
所以现在看来 就有点偏激
surui1000 2007-11-27 14:02
从客观上说,维护了新疆的稳定,从人性上说,真是太扭曲人性了,真跟慰安妇有点相似了
583217300 2007-11-27 16:18
现在看看历史,有些东西是在是可悲!!!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wkntnn 2007-12-1 10:56
mei you ban fa le, shui rang ren jia shi gong chen 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