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女总理对中国搞“价值观外交”香水味是否太浓了?(本周热议贴,欢迎讨论!)

tuabdaixh 2007-12-2 08:12

德国女总理对中国搞“价值观外交”香水味是否太浓了?(本周热议贴,欢迎讨论!)

  默克尔出任总理时,德国媒体都称她为"德国小姐"。不仅因为她是第一个女总理,而且是与反对党组成大联盟政府,因而在政治上是"苗条"的。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联合执政,在于默克尔提出的提升联邦政府在全国经济协调上的快速决定能力、改革税收制度和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政策,与社会民主党的相近。但在外交上,人们普遍认为她能发挥的余地并不大,所以有"默克尔政府但无默克尔政策"之说。 

  默克尔这两年在内政上解决一些难题后,正着手在外交上有所创新,从而向施罗德时代彻底告别。施罗德的外交路线可归纳为聚焦中俄、强化欧盟、独立于美国,而默克尔除了不得不保持欧盟政策外,采取亲美疏俄、与中国保持距离的策略。在基督教联盟党提出的"新亚洲战略"中声称,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德国必须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两国是"强烈竞争关系",德国要增强与印度、日本、澳洲等民主国家的关系。 

价值观外交不合时宜 

  默克尔的外交新政很可能失算,因为其出发点是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外交",即按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制定外交政策。这是冷战时期最流行的处理国际政治的方法,柏林墙倒塌后仍有一些国家尝试着,但多以失败告终。 

  布什刚出任总统后采取的单边主义外交路线,其实是价值观外交的一个变种,"邪恶轴心"、"流氓国家"等基本上是按美国价值观给出的标签。在对华政策上,布什总统就任后将中美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调整为战略竞争对手,坚决不认同中国的政治体制,要在人权领域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因此美国抬日本压中国,亲台北远北京,申明大陆动武美将坚决助台防卫,不能"牺牲民主台湾的利益"。 

  这一政策随着九一一事件的发生而开始变化,布什政府最终改弦更张,把中美关系重新定位为很现实的"利益相关者"。布什说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出现",国际体系要帮助中国获得成功,中国也有责任加强这个体系。 

  日本也曾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小泉时代的对华政策中逐步增加意识形态砝码,在双边和多边交往中打"民主自由牌"、"人权牌",使中日关系带上强烈的冷战色彩,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更是激怒了中国人,最终危害日本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成了小泉下台的原因之一。 

  安倍就任首相后,开始进行"破冰之旅",恢复和中国的正常交往。福田担任首相后,已决定摈弃价值观外交。今年出版的日本外交蓝皮书中,将不再把"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外交方针列入其中。"自由与繁荣之弧"是指从东南亚经由中亚到中欧及东欧,连成一条弧线包围着欧亚大陆,支持拥有与日本相同价值观的国家。 

  现在德国执政党重新拾拣已在美国和日本试验失败的价值观外交,实在显得不合时宜。更何况,中国现在正加快民主政治改革,进行法治社会建设,探索实现自由、保障人权的中国化方式。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默克尔不该忘记,东、西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融合至今未完成。 
伤害中国人的感情 

  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极大地伤害着中国人的感情。在欧洲各国中,中国人对德国印象最好。不仅德国产品靠得住,质量可信,更重要的是德国对待二战的反省态度,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1985年5月8日德国纪念投降日,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认为德国把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应当看作解放的日子;1995年柯尔总理继布兰特之后,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德国历届领导人的这一系列政治姿态,在中国传为美谈,加深了对德国的好感,使得中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格外通畅。 

  到2004年,德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535亿欧元,德国联邦统计局宣布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成就,与中德两国过去所坚守的务实外交有关,更与中国人对德国的普遍好感紧密联系。 

  默克尔把中国视为"强烈竞争关系"而非战略合作伙伴,容易让中国人感到怎么比布什刚上台时的"竞争对手"还要极端。更伤害中国人感情的是,默克尔生长在和中国政治背景相似的原东德,应当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艰难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怎么在人权和民主等问题上比老牌民主国家生长的政治家更激进?没有充分顾及中国民众的心理而明确表现出亲美疏华的倾向,并且在北京就会见达赖而提出抗议后仍强硬表示她是德国总理,想见谁就见谁,必然会让中国人觉得这个女人有点"不够朋友",进而微妙地影响中国对德在经贸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和互助。 

影响德国在华利益 

  默克尔对华政策的调整,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目前经济大多处于一个停滞阶段,加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技术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西方普通人的就业成问题,生活水平有下降趋势,而新崛起国家的产品却大量涌入。一些政治家们为迎合民意,总要把中国等国作为批评和制衡标靶,作为平息民怨的"便携式武器"。 

  但是在政府层面,很多国家的对华政策还是显示了相当的理性和谨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都没有像德国一样在价值观上做制衡文章。法国总统萨尔科奇虽然也有亲美倾向,有"与过去决裂"的宣言,但并没有对中国采取疏离政策,而是本着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中法政治关系、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以及在全球性问题和重大国际事务上加强合作。因此在刚结束的北京之行中,他为法国企业赢得几百亿欧元的巨额订单。 

  相比之下,默克尔政府的对华政策就显得失算,并已开始产生严重后果。在中国取消德中人权与法制对话、副外长级的战略对话后,又取消了德中财长会晤,计划明年启动的为期3年的德中同行活动准备工作已经中止。原本随同德国财长出访的银行、投资机构等的高层代表无法成行,对德国经济界无疑是一大打击。他们可能在中国获得的经济利益,被别的国家拿走了,中国寻找其他替代者是件很容易的事。 

  默克尔失算的还在于对华政策处理不当将影响其总理宝座的稳固性,使得其本来就难以控制的执政大联盟关系更加恶化。两年前默克尔出任总理时,反对党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她的内政策略比较可行,但并不赞同其外交政策。 
  现在好了,刚被任命为副总理的外长施泰因迈尔(社民党)已公开批评默克尔"愚蠢的外交政策给德国国家利益造成损失"。中德关系继续冷谈下去,还会影响欧盟的团结,甚至成为默克尔下台的导火线。

[[i] 本帖最后由 yaokan 于 2007-12-3 22:12 编辑 [/i]]

130130 2007-12-2 09:18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现在的中国是已大国的身份无润是在亚洲还是世界中国都非常有影响利

ass王世刚 2007-12-2 10:27

前东德出身的背景,使得默克尔总理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天生的敌视和愤怒。

lzqkenbp 2007-12-2 17:4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xkwsz21 2007-12-4 01:11

默克尔一边想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中国大捞一把,另一边又接见达赖反华分子

推行其所谓的"欧洲人权价值观",事实证明,中国不吃这一套,而且结果让默克尔意想不到,

对法国的大订单就是对默克尔反击的最好证明

lxz770823 2007-12-4 09:01

这个女人是想在国内树立铁娘子形象,殊不知她的外交短视会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的

ahhfzwq 2007-12-4 11:06

默克尔无视中国抗议会见达赖时,很多德国人认为德中关系不会冷淡太久,并相信即使双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产生不快也不会影响经济。希望中国政府短暂生气后会恢复正常的期望落空了,应该让默克尔明白会见达赖是一个“错误”。

流沙人 2007-12-4 12:43

还是德国外长识货啊,那个女的嘛那里懂得珍惜

ilminy 2007-12-4 16:32

德国唱黑脸,法国唱白脸,收银n百亿
希望5年后新领导人上台后不是法国唱黑脸,德国唱白脸,收银n百亿
她说的那些话见的那些人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向一个国家的制度发起挑战。。。。。:sweat

qqetuo 2007-12-4 17:16

我看她到了更年期了.她那么有性格我们也没有办法了,也不想说了,可能德国在她的领导下将被淘汰了.以前认为德国会是欧洲摆脱美国的摆布的领导者,谁知她一上来,就扑向了美国,无言了.现在欧洲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受人支配了.那样跟着人跑吧.

anthonyhong 2007-12-6 01:30

她这么做其实就是政治需要,我们不要忘了她接见达赖喇嘛这一行为虽然遭到其他政府官员和经济部门的反对,但却得到超过六成民众的支持,这个道理和小犬当年不断参拜禁果神社一样,他们与中国搞民主和意识形态对抗,虽然国家经济利益会蒙受损失,但政府的民众支持率却可以得到保持,从而延续其政治生命。这种跳梁小丑目光短浅型的政客,显然不能与那些能被载入史册的优秀政治家比肩,因此他们注定被历史遗忘。

qgb 2007-12-6 09:05

这个女子好像是在捞政治资本,这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想法,肯定还有其幕僚,其党派的观点,我们应当警惕!

sun12345 2007-12-6 22:41

我认为不能这样看,政治就是政治,政治是经济的产物。国家之间是利益之争,国与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可能女总理认为得罪中国能得到更大利益!

75964624 2007-12-6 23:32

疆独东突分子在德国活动就很猖獗,而且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不明事理德国人的支持。接触了一些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对于西藏有一种我们不能理解的暧昧。他们感觉象这样的一个尘世之外的地方不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统治,就好像我们污染了那里似的。大家看看美国的漫画,很多英雄就是在西藏诞生或训练的。我实在很难理解西方人哪来的对西藏的情感。

[[i] 本帖最后由 75964624 于 2007-12-6 23:36 编辑 [/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女总理对中国搞“价值观外交”香水味是否太浓了?(本周热议贴,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