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qxsw 2007-12-6 23:59
《大公报》:中国须防世局双倒退!
中国须防德美在意识形态上围堵中国,防世界政局滑向非全球化,令地缘经济、政治双倒退。因而中国加强与法、日关系便更形重要。
最近的连串国际关系变化,反映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及中国崛起的环境,正在不断演化。因此,中国为保证崛起少遇阻力,必须密切监察这些变化,并部署适当回应以对付新挑战及掌握新机遇。
法热德冷日升温
在中国的大国关系中,最近的明显变化有与德国关系转冷,与法国保持热度,而与日本关系升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见达赖后,中德关系骤然转冷,中国取消了多项原定的官方甚至商业接触,德国政府及执政联盟内部,对总理高调会见达赖的做法,有分歧且已表面化,商界更感到焦虑。总理上任之初中国便曾邀请访华,力图继续由她前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惜总理强调「价值外交」路线,将令中德关系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冷冻时期。
与此同时,最近法国总统访华,签订了逾20份推动广泛合作的文件,和30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交易规模之大实属罕见。合同涵盖核能、飞机及电讯等多个领域,其中核电合同乃这方面有史以来的最大宗交易。虽然法国总统如美国一样希望人民币加快升值,但瑕不掩瑜,总体来看中法关系仍保持了前任总统希拉克时代的良好状况。在法德换上新领导后,对华关系已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法国保持热度,德国明显转差。
与此同时,中日关系在经历小泉时代的低谷后,在短暂的安倍时代开始回暖,在新的福田时代预料会进一步升温。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军舰深圳号在十月底出访东京四天,乃超过一世纪来首次,将有助改善中日间军事以至整体关系。此外,连反华鹰派的政客石原亦有意访华。看来日本正对外交关系作出重整,由过去的脱亚入美、联美制中的路线逐步淡出,更重视加强与中国及东亚区域的合作,令外交能更为平衡。这是形势使然:美国近年无论在军事、政治及经济上都明显走下坡,相反东亚尤其中国却正迅速崛起,而日本经济今年来欲振还沉,不单比预期差,更有重陷通缩之险,因此作出策略转变已属必然选择。中国周边三大国中的俄国及印度,虽对中国仍有戒心,但为长远计已先后选择与中国友好合作。中日间的文化历史渊源更为深厚,故日本早晚也要「回头」,而这对中日两国以至东亚都有利,乃多赢之局。日本要摆脱二战后的美国附庸地位,在国际上重新站起,便只能走向与东亚融合,尤其要与中国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若这实现,将是东亚以至全球的重大地缘战略变局。
欧盟联美欲制华
除与德法日的大国关系变化外,另一重大对外关系变化,是欧盟在经贸领域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姿态,要与美国就人民币升值,及向世贸投诉中国等方面一致行动,有欧美联手制华,并组建财经八国联军之势。表面上联军来势汹汹,实际上是个日暮途穷的伙伴间的「堕落联盟」,乃欧美在弱势下不惜撕破推动自由贸易假面具而进行的挣扎,为此将要放弃一贯的「道德」高地而自甘「堕落」。美国面对国内外多重问题的困境,已是众所周知不必多说,但欧洲最近境况也转差,导火线是美国次按风暴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令欧洲损失惨重,且经济好转之势亦可能逆转。由此便挑起了更多的深层问题,包括欧盟和欧洲各国内部矛盾的趋于激化。
英国的经济情况与美国相似,随时可爆发美式危机。法国近年经济一直疲软,国内社会问题日趋尖锐,间歇性的发生骚乱,最近新总统厉行改革又引发大罢工。德国近年经济在出口带动下虽明显好转,但这次金融危机,尤其美元大贬令欧元大升,已带来重大冲击而令前景转差。执政联盟中两党出现分歧,政府推动的系列改革亦有受阻之虞。故德国的政经情况虽优于法国,但基础殊不稳固。至于欧盟整体,宪法无法通过已令进一步融合受挫,目前各国在贸易政策上亦有分歧,如法德间对欧元走势便意见不一。
目前欧盟对华加强施压,仍主要是从狭隘的保护主义私利角度出发,但中国需慎防这会升级为政治遏制:美德等国同时高调接见达赖殊非偶然。笔者早预言(见本版2006年11月13日文)欧美在新兴阵营的冒起下,基于共同利益会倾向建立泛大西洋联盟,现时看来重点之一是共同遏制中国。德国总理在这方面更是领头人之一,希望通过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来保卫西方的体制及价值,和对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中国须直面挑战
然而这最终只会是徒劳,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及新兴经济群兴起,乃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强化保护壁垒,从欧美本来力推的全球化倒退,更非真正出路。这次源自欧美的金融危机,还将有助加快缩窄新兴与欧美经济间的差距。无论如何,欧美联军想撼东方巨龙,中国必须要严加防备。在经贸上应部署强势反击,以备万一,但可谋定而动。其实欧美都打不起经贸战:其经济及政局均处风雨飘摇中,而中国经济内需强劲还要防过热,有更强的承受对战能力。且中国只要如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所说,卖美元买欧元便足可慑敌,这简单的「成一招」威力无穷,可同时推低美元托高欧元,令欧美都受不了,还可引发欧美矛盾。何况欧美对与中国贸易的依赖也日大,如欧盟一面抹黑中国制造,一面还是不敢禁中国玩具进入。理由很简单:没有中国货,圣诞怎样过?欧美其实是需要帮忙之时:如中东的阿布扎比放高利贷救花旗银行,在成为「白武士」外还一度振兴了美股。欧美若对中国和颜悦色或巧言令色,还可捞点好处,但若恶言厉色,则只会招来更多如欧盟贸易专员的「吴仪式」反驳!
在政治方面,中国则须防德国默克尔之流联合美国鹰派,加强在意识形态上围堵中国,从而掀起「新冷战」,令世界政局从多元化,多极化等发展方向倒退。无疑,世界可能又走到十字路口,历史发展正面临关键时刻。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欧美或会形成「堕落联盟」,引导世界滑向非全球化及新冷战的地缘经济、政治双倒退。中国必须有所准备直面挑战,并负起大国责任,为己为人,顺应历史大潮,由力拒双倒退而引领世界前进。在此形势下,加强与法、日关系便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