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1860 2007-12-19 18:32
中亚人复杂看待中国影响力
驾驶18个轮子的货柜车的中国司机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上休息,他说,他带到哈萨克斯坦商业中心阿拉木图的货物是苹果。
对于哈萨克斯坦人来说,这种运输极具讽刺意味。阿拉木图地区是最早发现苹果树并最早种植苹果园的地方。阿拉木图是当年苏联的水果基地。“阿拉木图”的意思就是“苹果之父”。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水果、蔬菜、电视机、T恤衫和轮胎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涌入市场。在中国边境上每天都有成百量货柜车向西边驶去。
这些货物是北京在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有形标记。这里的几条边界涉及世界上最动荡的国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中国、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正在这里为财经和战略优势而竞争。
石油、水力资源、战略金属、管道、运输路线和市场都是利益所在。最重要的是能源供应。中国需要能源、俄罗斯想控制分配、西方强国担心莫斯科或北京垄断。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结成了战略同盟,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要把在这里建立了军事基地的美国挤出中亚。他们基本上成功了。
不过,由于中国有13亿人口和经济实力,而俄罗斯人口在萎缩,经济也主要依赖能源,看上去俄罗斯越来越处于守势。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尼可拉斯·斯万斯特罗姆说,中国正成功地使用软实力——明智分配的援助、积极主动的外交和大量投资,把俄罗斯挤到了一边。
可能中国印记最明显的是中哈边界的霍尔果斯口岸。在口岸的哈萨克斯坦一侧是一个昏昏欲睡的村庄、一座清真寺和一片草地,牧民骑在马背上。而在中国一侧则是一座延伸的城市、它的天际线上有两架吊车,还有几座大型建筑的雏形,一座白色拱门上插着两面鲜红的中国国旗。
塔里普占·苏雷曼诺夫是霍尔果斯口岸哈萨克斯坦边境服务处的队长。他站在破旧的哨所外面,指着干涸河床对面闪闪放光的中国城市说:“这里就像美国-墨西哥边境。我们是墨西哥人,因为中国人比我们先进很多。”
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夹在俄罗斯、中国、西伯利亚和阿富汗的兴都库石山之间,很久以来这里被认为是无人所知地方。
直到大约200年前俄国军队和英国间谍开始在这里争夺影响力时,这一地区才为人所知。鲁德亚德·吉普林把这场争夺称为“大游戏”。
现在北京正在玩一个更微妙的游戏。对于中亚的自然资源来说,北京是一个客户,而不是一个竞争者。它在主动出击,而不是防守,它收购石油公司并通过新的高速路、铁路和管道进入中东的油气市场。
在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中亚是苏联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也是苏联低质量货物的市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货物从这里消失了,先是被土耳其货取代,现在又被中国货取代。
俄罗斯现在陷在石油财富中,它希望恢复其工业,好让自己的经济从石油高价断奶,因此它需要中亚的市场。俄罗斯将中亚视作从沙皇时代和共产主义时代的继承物。中国也需要大量原料,而且中国正苏醒要成为世界大国,中亚对于它来说就是狂野西部——一片充满机遇、资源丰富的土地,也是通向中东油田和欧洲富裕购物区的走廊。
从霍尔果斯口岸离开中国的卡车满载着货物,但车辆回来时却基本上是空的。边界的路上也留下这种贸易的痕迹。从中国驶往国外的车道坑坑洼洼,而回来的车道完好无损。2003年,中国预计与中亚的贸易额在10年间会增长30至50倍。
中国增长的影响力让一些中亚人感到担心。24岁的俄罗斯-哈萨克混血青年阿纳斯塔西亚·朱可瓦说:“旁边有这么强大的一个邻居,有时候人们会感觉不安。”没有人预测中国会用武力征服中亚,但是有人担心一旦出现矛盾,这些国家会对北京的贸易和外交政策没有抵抗力。
911事件后,美国似乎要在这一地区扩大影响力。但是在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后,美国败下了场。在压力之下,美国已经被迫关闭了它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
专家们称,美国从这里撤退部分是因为俄罗斯和中国的压力,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缺乏利益: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太遥远,无法满足美国的能源需求。而且美国也因为批评中亚国家的人权而被疏远。
廉价的中国商品让贫穷的中亚人都变成了消费者。但一些专家说,依赖中国商品令当地工业发展变缓。
也有人欢迎中国的投资者。人均GDP仅1300美元的塔吉克斯坦急需投资。塔吉克斯坦战略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赛弗洛·萨法罗伊说,没有中国人的钱,他的国家根本没法开发矿产资源,只能把自己锁在“帕米尔山脉的宝贝匣子”中。
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对于中亚人来说,莫斯科仍然是他们学术、经济和商业的首都。莫斯科和其他俄罗斯城市吸引着数百万中亚学生、商人和工人。
居住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人朱可夫说:“经济上中国已经占领了所有市场,但那是我们的心态仍是苏联式的,我们向俄罗斯寻求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阿尔马兹别克·阿塔姆巴耶夫一次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俄罗斯和其他原苏联国家的关系依然很密切。“从很多方面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美国和英国的关系。”
不过,一些力量也在把他们分开。所有的中亚国家都在推广他们的民族语言,而俄语曾经是这里的通用语。中亚地区曾经分享莫斯科对马克思主义的世俗信念,现在俄罗斯在重新寻回其东正教的根,而中亚则出现伊斯兰的复兴。
在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奥什,俄罗斯的流行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但这里的市场上卖的是香港电影和美国流行乐。电台里的DJ一会说俄语,一会说英语,还有他们的民族语言。
byb1860 2007-12-19 18:37
国家的尊严是靠打出来的
解放战争:不畏强敌
194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进入解放军防区,解放军开枪还击,毙伤美军十多人,中共的强硬使美国放弃了干涉中国内战的念头。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英国几艘军舰朔长江而上,巨大的舰炮傲视北岸解放军阵地,结果解放军抢先开炮,毙伤英舰数艘,英军数百。
当遭受重创的英舰带著伤亡官兵摇摇晃晃地回到香港时,英国政府以及香港殖民地人民对未来的新中国有了震憾性的感性认识。这也是英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之一吧。
朝鲜战争:震撼全球
1950年,朝鲜告急,美军战舰进入台湾海峡,美国飞机已经开始对位于朝鲜的中国边境进行轰炸,联合国旗下16国联军已经逼近中国边境。
此时毛泽东力排众议,在林彪等人怯战的情况下,令彭德怀这个从未到过东北的湖南人,带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第13兵团进入朝鲜,与联合国军交战。联合国随即决议,中国是侵略者。但中国既然出兵,就是要与联合国军一战。
志愿军入朝后,与联合国军短兵相接。13兵团首战告捷后,毛泽东又命宋时轮这个湖南人带领第9兵团迎战东加美军第10军。在西加,13兵团将联合国第8集团军打得抱头鼠窜,其中号称‘勇猛’的突厥旅被中国人简单消灭。美第二师在解放军两个团的伏击的下,也被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下午就损失了4000人;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丧生;南朝鲜的几个师被全歼;联合国军整个第8集团军土崩瓦解。
在东加长津湖一带,连冬衣都没有的解放军第9兵团将士,在冰天雪地里包围了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信地向世界宣布,该美军精锐部队就要被全歼了。
最后,美军虽侥幸突围出去,美第10军11万多战斗人员坐船撤退到南朝鲜,2万人的陆战第一师损失了1.1万多人。美国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中国给美国乃至世界的心理震撼是难以磨灭的。
中印冲突:教训印度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万般忍耐,印度却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一向鼓吹和平的尼赫鲁这个印度哲学家(时任印度总理)制订了所谓前进政策,决定武力清除中印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当然是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侵略。一场迫不得已的惩罚性战争开始了。
毛泽东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加,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印军当时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捷克连队,与英国人一起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这情况后,大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结果这个连队的结局就是没有一个人活著回去。
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驾于其他国家的美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援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资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对越战争:再赢尊重
1979年,中国发动了一场对越南的自卫还击战争,当时世界上支援中国出兵的只有柬埔寨一个国家。但是中国本著对人类与世界和平负责的态度,不惜流血牺牲,对越南这个东南亚小霸进行了坚决的打击,中国再一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大兵回忆到,他们本来以为中国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苦力,谁知他们竟然如此富有‘侵略性’。在美国加州,朝鲜战争改变了华人非人的概念,并在1952年投票废除不准华人工作和其他歧视性的州宪法条文。
就连李光耀这个南洋华侨都感到沾了光。据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后,西欧国家海关官员见到华人立刻肃然起敬,一改过去歧视的态度。这件事使李光耀大为感慨,开始认同中华文化,并认真学习汉语
强大武力确保发展
可见当中国强大的时候,世界人民就会心悦诚服;而一旦中国露出软弱的痕迹,哪怕只是片刻的软弱,都会立刻遭到世界人民的轻视。
香港人有句话说第一毛泽东,第二李小龙。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这两个人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人,让世界人民从心里服气。毛泽东靠的是横扫千军的气魄和战略,李小龙靠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脚功夫。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中国人现在有的一切尊严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目前的世界局势,美国在军事上似乎占尽了优势。但美国已经到顶了。美中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生产力的较量。不管世界如何炮火纷飞,SARS如何猖獗,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强有力的增长,这就是中国的胜利。
但是要确保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必须有强大的武力和正确的战略,这种战略只可能来自中国对世界战略态势的正确判断。在美国强大的压力面前,盲目地、一厢情愿地寻找战略伙伴是重犯蒋介石依赖外力的错误。
外压面前惟靠自己
最近有一系列的文章,认为中国应该同欧洲建立军事同盟,甚至认为应该同日本结盟,以抗衡美国。这些想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是经不起任何可行性分析的。是一种在外力面前丧失自信的软弱表现。
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是二战的战败国,美国在这些国家驻有最精锐的而且为数众多的部队,这些国家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军事占领之下,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美国的大军就会出动镇压,更何况这些国家在技术与经济上对美国有极大的依赖性。
俄国本身具有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足够的核打击力,并不畏惧美国的扩张。对于俄国来说,其最迫切的任务是把其军事力量转换为经济利益,因此中国同样不可能指望俄国真正与美国为敌。当中国的敌人或对手企图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时,中国惟有依靠自己。
祖国强大华人扬眉
中国必须强大,否则华人就要受欺负。今天,海外中国人还不时被人欺侮。1998年印尼华人被大规模强奸、强劫及杀害就是一例。当整体缺乏强大意志的时候,个人的勇气和财富无法改变其劣势的地位。不仅如此,被剥夺者往往对剥夺者产生依赖心理。民族尊严和自信的丧失使很多中国人在外国势力面前表现得低等和依赖。国家意志的强大能给整个民族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爱戴、敬畏或者恐惧。反之,整个民族就会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辱。
中国人为了尊严和独立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洗礼,这也预示著中国将成就更大的伟业。只有那样,中国才可能洗去自己身上的耻辱,赢得世界人民的敬佩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