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默克尔心态不平衡:07年德国对中国态度大逆转

huodalou 2007-12-21 19:44

默克尔心态不平衡:07年德国对中国态度大逆转

2007年,欧盟走出了宪法危机,调整了对美、俄、中三大国的关系,令人瞩目。其中,德国对华态度的逆转尤为突出。这是欧盟各成员国对欧盟宪法条约被法、荷公决否决和欧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陷入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布什政府调整政策策略和德 、法两国领导人更迭的产物,也是俄实力恢复后对西方态度强硬和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引发欧洲一些人心态不平衡的反映。
    2007年欧盟各国终于就解决宪法危机达成了妥协,并在年底正式签署了《里斯本条约》。新条约的签署不仅使欧盟摆脱了危机的阴影,增强了推进一体化建设的信心,也有助于提高欧盟的行动能力,以便腾出手来应对外部挑战。
    2007年国际形势变化中一个较大的特点是,美欧出于各自需要而相互靠拢,跨大西洋法律关系趋向于恢复"常态"。而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首先是布什政府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从其第二个任期开始改变了某些单边主义的做法,注意发挥欧洲盟国的作用。第二是欧洲一些国家深感同美国关系搞僵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而具有"亲大西洋情结"的德、法、英新一任领导人上台,也为调整对美关系提供了契机。第三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迅速崛起,或多或少并从不同角度产生了某种"危机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欧美协调对策和加强合作。
    与美欧关系改善相并行的是欧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失去了昔日那种热乎的合作势头。2007年,受国际政治大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受北约继续抓紧东扩挤压俄战略空间,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在欧盟内部推行反俄政策,以及德国女总理不时地抨击俄缺乏民主和新闻自由等因素影响,欧俄关系趋于紧张,新的伙伴与合作协定无法谈成。俄利用能源作为武器对欧盟成员国实施打压或分化,并在科索沃、反导、军控、人权等一系列问题上同美欧针锋相对。
    2007年欧盟调整对外政策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对华态度的变化。以2006年10月出台的第六个对华政策文件为基础,欧盟对中国的定位从单一的"合作伙伴"变为"强劲的竞争者"。基于这一定位,要求中国承担"不断增强的责任",不再给中国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与此同时,对中国提出了种种无理指责和苛刻要求。而对中国关切的武器"解禁"问题,附加了更多条件,对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价。
    然而分析欧盟对华政策的变化,也为我们全面认识欧盟的特性和预测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首先,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两面性和利己主义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估计。第二,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成员国有着不同的关切和诉求。而个别成员国企图同日、印、韩、澳等所谓"民主国家"拼凑"价值观共同体"的设想也不过是一厢情愿,因此,中国应泰然处之。第三,中欧在经济合作方面和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场,亦非他国轻易可以取代,在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双方都需要合作。总之,从长远看,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必要的交锋和适当的斗争,中欧关系仍有恢复良好合作的前景。(中国前驻德国大使 梅兆荣)

sameasbbs 2007-12-21 20:27

我觉得最根本的就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害怕战争,而是害怕最终会使他们安逸的生活破灭。

a123570868 2007-12-21 22:03

国语国的关系哪有一成不变的,有些变化也是正常的,我相信我国和德国的关系会好的,因为我们没有基本的利益冲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默克尔心态不平衡:07年德国对中国态度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