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元

bluecougar 2007-12-29 23:58

神经元

[color=Navy][size=3]2005年6月13-19日举行的第46届巴黎航展上,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次展示了新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战斗机(UCAV)验证机的全尺寸实体模型。这具模型采用三角形扁平机身、隐形化设计,外型酷似美国空军的B-2A 隐形轰炸机。它代表了法国及欧洲最新的航空技术和飞机设计理念,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此次航展中的最大“看点”之一。  


计划提出
  无人战斗机被军事评论家称为“未来战场的统治者”,它的出现必将带来空中力量的一次革命。法国是较早意识到无人战斗机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之一。1997 年,法国自行研制成功了一种K-100小型侦察/攻击无人机,并在当年的第42 届巴黎航展上进行了首次展示。在此基础上,法国研制了可携带爆破战斗部的K-100A攻击无人机。不过这种飞机“块头”小,载荷有限,续航时间短,而且只能实施自杀式攻击,其飞行性能和攻击能力都无法与美国的无人机相提并论,与以色列的攻击无人机也有一定的差距。  
  为拉近与美、以的军事技术差距,法国此后又拟定了AVE 隐形无人战斗机发展计划,“神经元”无人战斗机就是该型机的派生型号。2000 年7 月18 日,法国达索航空公司对AVE 无人战斗机的微缩验证机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该机采用双引擎,菱形布局,其机体长宽各为2.4 米,飞机空重3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0公斤,最大肮程16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0.5马赫。2001年,法国又与德、意、西、英等国共同参与启动了一项“未来欧洲空战系统”研究计划,对包括无人战斗机在内的平台类型和未来应优先发展的技术进行定义。2003 年,法国斥资3 亿欧元,在AVE 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计划。“神经元”的名称,暗示着它将成为法国未来“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力量。  


项目进展
  目前,除美国在无人战斗机的研制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外,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英国等至少5个国家也都已开始实施无人战斗机项目。但欧洲各国的发展水平不一,迄今只有法国正式启动了“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方案演示验证计划。2003 年,法国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放“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方案演示验证计划,使该计划成为了一个欧洲多国共同参与的无人战斗机项目。目前,希腊和瑞典已经与法国签署了合作协议,瑞典还向法方提供了其高级先进研究构型技术验证机的经验。意大利和瑞士也宣布参与该计划,意大利最新试飞成功的“天空”-X 无人机的所有专有技术最终也都将转移到“神经元”无人战斗机项目中去。此外,根据法国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2003 年10 月6 日签署的《关于新一代作战飞机和无人战斗机推进系统的合作可能胜》 协议,俄罗斯最终也有可能会间接参与“神经元”无人战斗机计划。该计划预算估计不少于4 亿欧元(4. 82 亿美元),法国承诺出资一半,意大利计划承担22%的项目费用,瑞典打算成为第三家股东。不过,欧洲另外两个航空大国——英国和德国对这一计划却保持沉默。其中,英国是因为与美国签署有相关协议不能成为欧洲无人战斗机的伙伴,而德国则希望与比利时和俄罗斯联合研制另外一种无人战斗机。  
  目前,参与“神经元”计划的承包商来自6 个不同国家,分别是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瑞典萨伯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公司、欧洲航空防卫与航天公司( EADS )西班牙子公司、瑞士的鲁阿格公司以及希腊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其中,法国达索公司为主承包商,负责飞机的总体布局、体系结构、飞控系统设计以及最终综合和试验;萨伯公司负责开发机体设计、系统综合、航电设备和燃油系统;阿莱尼亚公司负责开发智能武器舱、大气数据系统和电源系统;EADS 的西班牙子公司负责机翼、地面控制站和数据链路综合;鲁阿格公司负责风洞试验和武器综合;希腊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负责后机身、发动机喷口和试验台。  
  据法国国防部官员称,“神经元”无人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的研制时间将安排在2006-2008年,预计2010年将进入飞机飞行与系统测试阶段,正式列装则要等到2015 一2020年左右。


作战使用
  “神经元”无人战斗机除可用于完成普通无人机所能完成的像侦察、无线电中继、电子干扰这样的常规任务以外,还可用于完成很多目前由有人驾驶飞机和导弹执行的作战任务。  
  摧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未来作战中,“神经元”无人战斗机可在无人侦察机的配合下,利用其航程大、续航时间长的特点,不间断地在敌方核、生、化武器的制造和储存场所上空实施侦察巡逻,并监控其运输途径等。一旦发现目标,指挥中心即可命令其发射精确制导炸弹,或者是其他专用武器对目标实施摧毁。
    压制敌方防空系统 未来的“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是一种集侦察、监视和攻击等能力于一身的作战平台,而且还具备滞空时间长的特点,它不仅能充当侦察机和假目标,而且在敌方雷达开机之后,即可以自行将其锁定,发动攻击;也可通过机载数据链系统接收来自于友机(如E-3预警机、“阵风”战斗机)的目标参数,在友机的引导下发动攻击,极大地提高了执行作战任务的反应能力,令对手防不胜防。而且,“神经元”无人战斗机具有良好的隐形性能,其突防能力也很强。  
  攻击敌方地面目标 在执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任务时,“神经元”无人战斗机与巡航导弹比较相似,一般在出动前都需进行任务制订,将目标类型、目标位置等参数输入其系统,同时对其飞行剖面和攻击战术等进行优化。在打击地面移动目标时,它可通过数据链系统将战场上的信息近乎实时地传送到后方的指挥中心。在经过指挥中心识别和确认目标之后,即指令其实施攻击,非常适用于实施阻滞作战。另外,“神经元”无人战斗机还能在前方空中控制员的指挥下,与己方地面力量密切配合,执行目前由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来完成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技术难题
  总的来看,“神经元”无人战斗机虽然性能比较突出,但根据已知情况,该机并不具备空战能力,主要遂行的是对地攻击任务,因此,将其称为“无人攻击机”更恰如其分。未来,其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战斗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技术难点:  
  自主控制技术 根据美国空军实验室2000 年的定义,白主飞行控制可以分为10 个级别。无人战斗机的自主控制水平至少要达到6 -7级,即集群战术规划一级。自主控制需要先进的计算技术和软件技术来支持,目前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未能圆满解决。有专家预言,在未来十年中,无人战斗机只能停留在论证和试验阶段。为实现自主控制,需发展的技术包括:容错技术、行为智能和自适应推理系统(如神经网络)等。  
  网络连通性 从战场管理的角度来讲,将无人战斗机与有人机、其他无人机、外部传感器以及地面控制站联网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包括:全天候的安全宽带数据链,分布式、高速处理技术和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可以降低对带宽的需求),数字式“软件”无线电技术,动态无线组网技术。  
  空域管理 无人机的大量使用带来了新的空域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涉及为避免空中相撞而制定的基于规则的操作过程和协议以及所需的技术。携带弹药的无人战斗机的返航问题也要引起特别关注,对于舰载机来说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除了安全的宽带数据链以及单一的综合空中图像(SIAP)、空域管理外,尚需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抗干扰GPS 系统、极低漂移率的惯性测量设备、冲突检测和防撞系统、空中交通管制和任务管理算法、精确着陆辅助装置、气候对作战环境的影响等。  
  平台相关技术 与其他平台相比,无人战斗机的平台组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随着任务从对地攻击和纵深遮断扩展到战场遮断、空中优势和近距空中支援,无人战斗机将需要更大的续航能力、更大的机动性、更大的有效载重能力、更快的目标搜索能力,发动机和机体设计将是关键。无人战斗机依靠安全的数据链在网络环境下作战,因此,其机载传感器组件会相当复杂,可能会需要些无人战斗机防撞、着陆、甚至空中加油时所用的专用传感器等。 [/size][/color]

ameng216 2008-2-4 13:04

看标题还以为是EVA呢
原来是法国的无人机啊,这个是将来的一个趋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