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z999 2008-1-15 17:50
甲午战争中日比较
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水师总吨位超过日本水师,但就参战军舰来说,双方吨位差不多,实力悬殊不大。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曾写道:“清国四个水师的舰艇,不仅在数量上及吨位上远远凌驾于我海军之上,而且北洋水师确有优于我方的军舰,故胜败难以预料~~~~如海战于我不利,制海权全归敌方,……”可见日本方面对北洋水师实力不敢小视,并且对海战败北也做了相当的估计。在海战中,定远镇远两舰在整个舰队被打垮后让日本四五艘船围在中间,被打中一二百弹,两舰都岿然不动,反而是日舰围攻时吃了不少亏。所以,中国的军舰并不比日本差。差距在于:一是速度,日舰速度快;二是命中率,日舰命中高。(多说点:论射程,应该是咱们占优势,定远镇远舰射程最长。)三是战斗中阵型错误,摆了个巨傻的一字型,相当于敞开了让别人打。当时战场主要指挥官之一的邓世昌,见大势已去,开着舰想去撞沉“吉野”——这种自杀式攻击通常都是日本人干的,邓世昌效仿了一回,虽然没撞沉人家,但与自家的舰同沉了,于是就成了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如果当时战术正确一点,犯得着开着这么巨大的舰去撞“吉野”那样的小艇吗?
为什么不搞点速度快的军舰呢?装备点快速火炮呢?没钱啊!
李鸿章在组建北洋水师的奏折中,本来规划还是不错的——每年从江南的税赋中抽出400万两银子作为专项费用。但水师建成后,当时的财政大臣(户部)翁同和不干了,他认为水师已建成,每年还需要这么多费用吗?
其实一支海军的维护和武器换代到底要多少钱,翁老头并不清楚,但他觉得作为管财政的,能为朝廷节约点就应该节约点,其心可昭日月!史家还有一说法,翁老头扣北洋水师的钱是和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结果,毕竟翁老头是帝党,光绪一派的;而李鸿章是老佛爷那派的。为了省钱——士兵的训练很不完整,实弹射击很少,真打仗时命中率极低也就不奇怪了。不管到底是啥原因,结果都是——甲午战败后,大清一举赔给小日本2个亿,N倍的钱都赔出去了。
azad 2008-1-15 20:50
没钱?
战败后以及庚子年的赔款可组建成二百个北洋水师。
中国人现阶段还不觉悟,我们输在意识落后上。
kaen2000 2008-1-15 21:05
中国海军一定要以史为鉴,海军的训练不要怕花钱。军舰应该到各大洋多走走,蛋蛋也要多放放!
p2p119 2008-1-15 21:57
武器再强大,没有用关键是人,有能够驾驭这些武器的人以及理论!你把F22送给伊朗放那摆着吓人,就成军事强国!
ks123456 2008-1-15 22:17
都是人的问题呀,总吨位超过日本,而且还有当时比较先进的军舰,清朝的官员都顾着腐败了,只有个空壳在那里,可日本几乎是举国之力来打这场战争了,从兵力动员,物力动员,国民动员到作战计划的制订,军事准备,无一不是针对这场决战的,日本当时要是输的话,不单是没制海权的问题了,有没今天的日本还真的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