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64624 2008-4-6 12:34
一位国军老兵走了(转贴自中国黄埔军校网)
一位国军老兵走了(转贴自中国黄埔军校网)
沉痛哀悼黄埔抗战老兵苏英杰(苏哲贤少校)逝世
中国黄埔军校网 撰稿
2008年3月19日凌晨4点49分,黄埔抗战老兵苏英杰先生(苏哲贤少校)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黄埔抗战老兵苏英杰先生(苏哲贤少校)的一生可以用王坚写的四句词概括:
扫荡滇缅路,不许倭寇侵寸土;
踏过野人山,誓死报国见忠心!
卅载陷囹圄,志存坚忍完大节;
化鹤伴袍泽,万古军表耀千秋!
2008年3月23日上午11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了抗战老兵苏英杰先生(苏哲贤少校)追悼会。中国黄埔军校网成员王坚、王欣雨、张皓霆、单补生,机械化五军后代徐文彬前往祭奠。在苏老灵堂之上悬挂由王坚撰写的黑色大挽联:缅北喋血,走出野人山,粉身碎骨报国恩!农场辛酸,终盼来青史,抗日功勋壮国威!
上午11点15分,抗战老兵苏英杰先生(苏哲贤少校)生前的亲朋好友在引导员引导下步入灵堂,列队肃立。主祭人宣布追悼仪式开始,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悼 词王坚 祭写 各位亲友、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我们的民族主义爱国者苏英杰先生!
苏英杰先生是一名忠诚的中国远征军抗日老兵!
苏英杰先生,曾用名苏哲贤。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 他在家乡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和学生生涯。
1937年,当苏英杰先生17岁之时,正值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在河南郑州为响应中国政府“抗战救国”号召光荣地加入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装甲机械化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在军士队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39年苏英杰先生晋升陆军上尉,被杜聿明将军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军训队队长,后任第五军军部参谋。
1939年底,苏英杰先生随第五军参加著名的桂南昆仑关战役,第五军将昆仑关山区日军全部歼灭并击毙日酋中村正雄。
1942年2月,苏英杰先生又随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开进缅甸,参加了著名的同古保卫战,他与战友们苦战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并成功突围。5月,苏英杰先生随杜聿明将军穿越缅北野人山。
1943年,苏英杰先生被杜聿明将军保送进陆军机械化学校学习。
1944年,苏英杰先生任中国青年远征军汽车兵团副营长,并晋升为陆军少校。
1945年10月,《国歌》词作者、著名作家田汉在云南昆明特为苏英杰先生作诗曰:“驱车相逢碧鸡关,远征印缅胜利还,卢沟烽火抗倭寇,自古英雄出少年。”
1949年后,苏英杰先生定居北京,从事商业工作,曾任北京前门区工会地区组委会委员,他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在新兴的工商界中多方面团结广大群众,为推动战后国家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5年,苏英杰先生因为历史问题被下放到农场近30年,默默承担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沉重负载,文革结束后,他四处投书争取恢复自己的人生清白,但至今仍未如愿。然公道自在人心!
1984年,苏英杰先生自农场离职返回北京后,转而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继续从事商业工作,直到2004年才停下工作,其间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取得了令人佩服的工作成绩。
2008年3月19日凌晨4点49分,苏英杰先生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苏英杰先生的不幸逝世,使大家感到非常悲痛,我们在此深深地缅怀他老人家的一生:
中国抗战爆发之初,苏英杰先生光荣入伍参战,在8年抗战岁月中,他曾两度随中国远征军出国赴印缅对日作战,这是我们中国人值得记忆的光辉壮举。在长期的对日作战中,他抱定了成功成仁之抗日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苏英杰先生对日作战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不愧为一名爱国革命军人!
中国抗战胜利后,苏英杰先生无论是面对人生顺境或逆境,从不趋炎附势,从不畏惧困难,总是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经历过民族危亡时刻的他严于教育子女,并以身作则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导子孙后代要忠孝两全、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
中国改革开放后,苏英杰先生热爱祖国,憎恨敌顽,衷心拥护祖国和平统一,直到临终前他仍然惦念着台湾地区新领导人的大选结果和两岸和平统一的未尽事业。
苏英杰先生在90年的光辉人生中,从军克尽职守、持家艰苦朴素,工作吃苦耐劳,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任劳任怨,付出了自己一生的辛劳。
苏英杰先生的一生是见证中华民族坚苦卓绝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一生!
苏英杰先生的一生是见证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御外敌的一生!
苏英杰先生效忠国家、效忠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世代景仰与学习!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我们将与苏英杰先生惜别了,他的高尚人格与道德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面对未来生活。
今天苏英杰先生您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1、您老人家为国抗战的历史功绩已经深深得到了祖国人民的承认;
2、您老人家的子孙后代已经都深深体会您的苦心培育,在社会各个工作岗位上诚实为人勤奋做事,不断为家门争得荣誉;
3、您老人家的子孙后代、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以您为荣,深深地敬佩您、深深地怀念您。
尊敬的苏英杰先生,您安心去吧!
苏英杰先生千古!!!
2008年3月17、18日,站长王坚与部分网站成员前往北京东四环路南洋医院,看望已经89岁身患绝症的远征军抗战老兵苏哲贤先生。
苏哲贤老人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200师、第5军,受到官长杜聿明将军赏识并委以重任,他先后随杜聿明将军参加了桂南昆仑关战役、缅甸同古保卫战,并成功穿越了野人山。
1949年后在“反右”、“文革”中被劳改近30年,晚年苏哲贤老人一直盼望政府能给自己一个平反和认可。
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给苏哲贤先生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从农场离职回北京后,从不敢向亲友、同事说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有战友邀请他入民革组织,他恐再有运动将起也婉言拒绝了。自此,苏哲贤先生隐居于北京直到2005年。
在那些岁月中,杜聿明将军的女儿到处寻访曾在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看护过自己的军训队苏哲贤队长未果。后来杜聿明将军的女儿病逝,再也没有能见到当年的苏队长。
200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发表了承认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正面抗战历史功绩的全国讲话,这让苏哲贤先生重新看到了希望,他鼓起勇气向周围的亲友开始讲述起自己60年前那段久已封存的历史。
自1984年到2004年,苏哲贤先生没有拖累子女,而是依靠当年自己在陆军机械化学校学习来的文化知识,在数家企业中作会计(因个人历史问题造成,只能是临时工)。当电脑时代来临时,别人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计帐,而年近85岁的苏哲贤先生仍然能头脑清醒地使用算盘来做帐。
没有正式工作,就意味着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所以苏哲贤先生一直干到85岁才歇下来,后又经北京市宣武区多位热心人士的帮忙,将苏哲贤先生遭遇反映给相关政府部门,苏哲贤先生才从2006年开始可以从民政系统每个月领到200多元(不是平反)的低保补助金,到他病逝时,才领了2年多时间。
部分网站成员这次看望苏哲贤老人时,特地给老人带来了《海陆空军精忠状》和中国黄埔军校网制作的第200师抗战军帽,希望以此伴随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站长王坚在老人弥留之际附在他耳边,大声地告诉老人: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他在人民心中是一位真正地民族英雄!!!
75964624 2008-4-6 12:39
[img]http://www.hoplite.cn/pic/guanaihuangpulaoren.pic/gahplr0224-1.gif[/img]
75964624 2008-4-6 12:41
[img]http://www.hoplite.cn/pic/guanaihuangpulaoren.pic/gahplr0224-4.gif[/img]
75964624 2008-4-6 12:42
北京民革党员、中国黄埔军校网站务委员张皓霆担任主祭人
[img]http://www.hoplite.cn/pic/guanaihuangpulaoren.pic/gahplr0224-3.gif[/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