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评点1979年中国对越作战(美国人眼中的1979年中国对越作战)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12

评点1979年中国对越作战(美国人眼中的1979年中国对越作战)

1979年2月17日,PLA动用20-3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虽然遭到顽强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
同越南的这次冲突,给中国评价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自韩战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还从未同一个现代化的、装备精良的敌人发生过大的冲突……
  虽然中国宣布对越作战已达到战略目的,但其领导层承认中国军队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并就怎样进行现代战争取得了一些深刻教训。
  中国承认,在历时两个星期战斗中伤亡20000人--这对于美国军队来说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显然,中国的军政领导认真地接受了在对越作战中取得的教训,并尽其所能下令行动起来弥补军队的缺陷。福州军区政委江渭清在谈到这次战争时说,它“比我们过去打过的任何一次战争都要更接近于现代战争,就次而论,这是一次值得大力广泛研究的宝贵经历”。
  下面我们根据中国军队在对越作战中的五个主要方面,既理论、战术、组织结构、装备和训练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79年以前遵循的基本理论是打一场消耗的“人民战争”,这在实质上是一套旨在诱敌深入,用游击战术摧毁敌方战斗力的防御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防御和游击战,致使中国无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与现代化的、装备精良的敌人抗衡。
  影响中国军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支援快速运动长距离进攻作战的后勤供应计划或结构。……在充满敌意的越南,中国军队不可能靠生产来维持,民兵的后勤物资保障也跟不上需要。当作战部队远离非机动的老百姓“支前”组织时,后勤供应能力便迅速恶化。
  观察家断言,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胜利的势头保持下去,其原因与其说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后勤供应不足所致。
  落后的后勤供应也是造成中国军队没有发挥传统的战术优势的原因--“没能够把轻装步兵偷袭战术与已证明有缺陷的后勤供应大队结合起来。”
  越南军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中国军队战术上的弱点。中国军队的战术不但受到缺乏物资供应的限制,而且受到传统理论的束缚。这一点在其杰出的步兵战术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步兵的主要问题是阻碍了要求把步兵、装甲兵、炮兵结合起来的现代化联合兵种作战的发展。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指出,中国人曾尝试发动一些联合兵种进攻,但由于训练、协调、后勤跟不上,终于没能成功。这种失败给中国军队在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上了宝贵一课。
  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即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巨大代价:“在对越作战的头两天里,中国军队伤亡约2000--3000人。”造成这样损失的原因是越军占用炮火上的优势。中国军队在越南学到“这条传统军事准则的真谛:缺乏机动性的密集队形不可能轻易或迅速地到达战争的目标。”
  这场战争还暴露了中国军队在组织上的弱点:缺乏联合兵种部队;高级参谋人员年纪较老化;指挥官没有军衔识别符号。……上年纪的参谋军官们不情愿放弃他们信赖的防御战,正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未建立起进攻的理论。
  军官没有军衔识别符号给中国军队在指挥和控制方面造成严重问题。他们认为,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容易辨认,根本没有必要佩带军衔识别符号。然而,当指挥官在战场阵亡后,来自其他单位的干部代替了他们,作战单位随之在后来的战斗中开始解体,因为士兵根本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中国军队难以实施领导,但一些观察家还是坚持认为,妨碍他们在越南取得更大成功的因素是缺乏现代化的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作战中使用的是50,60年代的技术和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的苏式装备。中国同越南的这场战争表明了中国人在军事技术上的落后程度。中国武装部队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是由于靠不住的战术通讯所引起的话,装备的缺乏肯定更趋严重。同样,中国军队后勤供应不足,机动性能差,可能与缺少运送军需品和人员的卡车有关。假如中国人装备有进行反击所必需的现代化自行火炮或远程大炮,越军火炮造成的威胁无疑会大大减小。再者,缺乏同进攻部队一起行动的机动防空系统,可能也曾使中国的战略选择受到限制。中国军队似乎不愿走出固定防空系统提供的保护伞之外---CSA-1(防空导弹)的斜线射程大约为50公里,因此,中国军队奉命进入越南不得超过这个限度恐怕并非偶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的重点是拼刺刀和投弹等士兵的基本军事技能。他们的训练同其他各项活动一样,都是为适应步兵战术和游击战开展的。中国军队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战士而不是指挥员,现行的对指挥官的训练侧重于政治而非军事。虽然中国在1979年以前就有军事院校,但它们作为训练机构的作用却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受到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缺乏训练是在这次战争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作为个人他们英勇善战,但指挥官们却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大量报道中国军队不善于运用步兵,装甲兵和炮兵协同进攻的文章进一步证实,中国军队缺乏教育和艰苦的军事训练。中国领导人发现,要战胜现代化的敌人,不能再依赖"革命化战胜现代化"的公式。
本文刊载于1989第三期《世界军事》,原文作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得.格特少校,由赵之援、赵琦翻译。

=======================================================================
     非常珍贵的意见,绝对是良言。试问当时的中国不是这种状况吗?文化大革命结束没多久,四人帮叛乱评定没有多长时间。一些新政府的缔造者,相继去世。中国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阶段,而精神领袖还没有塑造成功。但是还好这次战争中国打出了威风,看评论所说的一样,特别是后半部,我看的比较仔细,
      在以前的我写过一些评论中国的战术运用的不合理,中国那时候的战术一般都是人海战术。这场中越战争中国也没有动用空军对越南进行袭击,只是用空军进行了主动防守。或者说当时中国的空军比较薄弱的原因,但是个人感觉中国的人多,人死几百几千不算什么,但是空军的飞机可算是国宝了,况且中国空军当时的方针是“国土防空”,不是空地协同,而且中国的空军能飞行航程短。所以中国那时候愿意拿出来的只有陆军了。综合来说这次战役称不上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战争。中国只出动了陆军进攻到越南的境内。对越南进行了路面的军事打击,比起朝鲜战争来,可能唯一得到更多锻炼的就是中国的炮兵了。是重火力武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炮兵得到了更加实际的战争经验的应用,但是还是没有脱离那种人海战术的战斗。战斗在前沿的是陆军,而坦克也不用提了,毕竟地形不允许大规模的坦克作战。而海军,当时中国的海军主力还在北方,要是来到北部湾,必须经过台湾海峡,这是一个敏感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与越南与中国是接壤国家,所以中国也没必要对越南进行出动海军。
      对中国军队来说,收获可能就是一些实战经验,到了后期中国军队就是从个大军区分别调军队参加越南战争了,也是为了锻炼士兵的实战能力。也造就了一些靠实战的胜利果实而起来的将军,但是这些战争经验也仅仅是陆军,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看看当年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感觉还是比较中肯的。所以我军要看到不同的声音。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想成为强国,只有陆军是没有用处的,还需要强大的空军和海军。


[ 本帖最后由 立刻计划 于 2008-7-13 22:3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30 加分鼓励,继续加油 2008-7-13 20:58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12
TOP

虽然那场战争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暴露了我们自身的不少缺点。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一点也没有错。

TOP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最耻辱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果虽然是取胜了,但战争过程是PLA遭遇了建军以来的最大失败。
当年的PLA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全国解放,军心大震。随后进行的抗美援朝中首次与世界第一强国交锋,也把不可一世的美国佬赶到了38线以南,如果这时候马上收拾越南的话,我相信过程会更短,更精彩。但历史是无法逆转的,士气高涨的PLA随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肃反运动,很多高级将领被批斗致死。军心涣散。
但当时的越南是连续摆平了苏联、法国和美国等世界超级军事大国,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信心大增,自认是世界军事大国,再加上苏联的坚定支持,气焰甚是嚣张。PLA在这种涣散的状态下去跟越南龟儿子作战,其过程就可想而知了。若非中期换的许世友上将采取了近乎日军“三光”政策,PLA的死伤会更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14 认真回复 2008-7-13 23:07

TOP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文革后进行的,中国能打到这样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因为文革造成很多兵工企业都处于停顿状态,兵工研究就更不用说了,大批的军队干部和研究人员被批斗,谁还有心思搞生产抓训练,人人自危,即使文革后开始恢复但是大批的资料文件丢失烧毁,需要从头再来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搞起来,而且正是所谓的官兵平等取消了军衔制,这就是为什么对越战争中我军官不像官兵不像兵,还拿着60年代的制式武器,也正是如此,才造成我军工研究落后西方国家20年,没有文革的法,我军现在的制式装备不说领先至少和西方国家持平(在国家那样穷困的情况下都搞出了2弹一星这样高科技的东西,难道连常规武器会比西方国家差吗?)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再来过,原我们能迎头赶上.科技强兵,科技强军,科技强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14 认真回复 2008-7-13 23:08

TOP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个沉重的话题!
当年在东西两条战线上同步推进的反击战术,由于我炮兵部队比较强悍的火力准备,初期作战目标基本达成;
但是后来纵深穿插作战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我们的步兵行动与坦克部队的协同非常的困难,往往是坦克冲上去了,却发现步兵没跟上来,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马上成了越军反坦克火箭的靶子。而且,当时,对于越南的估计也不足,导致越南在初期的混乱后能够迅速调整,对我实施突击与伏击。
我国越战后研制的89步战车,包括越战中研制并应用与是实战的81式步枪与单兵防护头盔,就是针对实战中存在的一些严重不足所做的努力。至于后勤方面,历来式部队的一个短板,希望将来的登陆作战不要再出现这样的瘸腿的局面!
其实,能够在一场战争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也是一种收获,尤其是和越南这样的国家交手,更能够让我们看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影子打仗是痛苦的,也是最直接的提高自己的办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16 认真回复 2008-7-13 23:09

TOP

看来什么事物的改变,最根本的是思想上的与日俱进呀!

TOP

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检验军队的实力,不可否认的我们的军队没有经历过一场真正的现代化战争。空地一体化、电磁一体化、信息一体化,以及对现代化后勤的检验。但是我们谁又能打保票说下一场中国的战争就不是现代化的。不可否认军队有种种的问题,但是哪一国的军队又没有问题。我们并没有接触我们军队的核心,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也许有人说表面可以看到本质,我不可否认。中国的军队不只只有鸽派还有鹰派,连美国对中国的军事专家都没有对中国的鹰派没有研究透彻,更何况我们这些连一些边角资料都无法确实的人,来指责这儿那儿的。若我们能够发挥作用,我们就脚踏实地的去为国家人民做一点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12 很认真,谈得不错,加分 2008-7-14 10:09

TOP

我认为那场战争并没有取得胜利,因为我们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而老的作战方式受到了挑战,战争的伤亡又大,只是我军会总结经验,所以在后期的进攻中,我军的伤亡才减少了很多。

TOP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后来两山作战时情况就大大改观了。

TOP

对越作战已经快三十年了,这场战争无论从民族感情还是战争过程以及结果,都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中国政府至今很少提及这场战争,目前也鲜有反映这场战争的影视作品,这和大力宣传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和中越两个东方民族都具有的含蓄性格有关,中国不希望过多的刺激越南政府,但是,我认为这场战争的的确确是中国对外战争中遭遇的一个很大的挫折。网上有一些民间的论坛,如老山兰,也有一些民间的博客,又或者在一些网站里有专门的版在回忆那段历史,向当代人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纪念那些为国牺牲、负伤以及奉献青春的男男女女。我时常很感动,战争已经远去,我们似乎也应该在冰冷的纯军事、政治总结与分析之余,用人性去关怀关心一下还长眠在荒山草丛之中的那些年轻的生命、拖着残疾的身体挣扎在物质社会里的老兵、以及可能已经下岗失业复转军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xdqq 金币 +16 认真回复 2008-7-14 14:23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