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科斯基对台出售黑鹰,大陆还要容忍西科斯基?
西科斯基将对台军售黑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但是西科斯基公司在大陆依旧乐悠悠地开着公司,也没见有谁去制裁它。为什么?因为西科斯基捏着中国陆航的小弟弟——“黑鹰”系列直升机。
大陆有黑鹰,这不新鲜,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关注西科斯基在中国的市场可不是那几架老掉牙的黑鹰,而是和昌河、景德镇大批合作的S-76和S-92直升机。这些直升机现在是民用和通用直升机市场的顶梁柱。
可中国不是山寨能力很强吗,山寨战斗机都好多年了,也山寨过法国的直升机,为什么不山寨黑鹰呢?高原用着多爽啊。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想模仿过,后来发现是在差距太大模仿不出来。直升机的心脏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的问题,这方面我们比固定翼飞机落后于美国更多。那么多的传动部件,又要保证刚性,又要抗磨损,哪里有那么简单。目前我们国内的最高的加工精度和比别人差的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发动机目前就美国的最先进,在高原,空气稀薄(缺氧),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充分,出力锐减,搞不好就摔个粉碎!象黑鹰的其他方面,我们还是基本上能吃透了,比如,黑鹰的抗侧切风设计,黑鹰保险丝的问题等等,我国还是基本上掌握了.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的整体科技目前为止还是相对落后。
脑残的愤青们老是说原子弹都爆炸了,发动机还搞不出来?或者少贪污点,什么都搞出来了。实际上根本没那么简单。
俄罗斯曾经卖苏27给中国时,当面把所有的发动机图纸给了中国,丢下一句话:"把所有的图纸给你们你们没有十年都仿造不出来".
为什么呢?飞机发动机的原理很简单,造出一模一样的配件只要有基本的测绘知识也不是很难的事,可是你仿出来的零件根本达不到设计的材料特性!你就是装上去也没有用。
别说发动机,就是景德镇烧瓷器的配方,你搞不明白工艺和原料配比,给你配方也白搭,你造不出来。
中国的昆仑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全面装备国产战机?
就是涡喷的叶轮没有办法达到质量要求.美国的叶轮是单晶体的,所以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大修时间是以万来计算的.俄罗斯的是双晶体的.所以他的发动机大修周期只能以千小时来计算.中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所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搞出来,无奈出了个馊主意,说中国的发动机大修小时能达到200小时就可以装备了.应为怕一旦战争爆发别人卡中国人的脖子.可是最后发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有把叶轮的倾斜角度稍微改变来减轻叶轮的压力.可是后果是可怕的,同样的耗油量所产生的动力连al-31的百分之八十都达不到,总体性能连百分之六十到达不到.
所以到现在国产发动机也只实验性的装备在国产的歼11上,不为别的因为它是双发的,出了问题凭一台发动机飞回来是没有问题的.
看看奥运会的航空拍摄的机器就知道了,要想拍长焦画面不抖动,我们不光造不出这么高精度的光电设备,维修和调整都必须是美国人,因为别人有保密协议。不让我们军方通过民用的名义引进别人已经放到民用级别的技术。放到直升机上,更是如此,花钱太多,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到了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高品质军用直升机实在是奇缺。而中国的直升机设计制造水平又低劣地出奇,尤其是直-11,工艺粗糙,一摸都剌手。当然了,主要的三个要素中国更是一个也达不到:
1、旋翼头 复杂,对工件精度要求太高。
2、发动机要求太高。
3、机身的 材料和 工艺要求更高。。。
直升机 这个东西 难度不亚于固定翼 甚至比固定翼高很多。毕竟 固定翼在气动上搞好就是稳定机,直升机是不稳定机,所以我对中国直升机的制造真是没什么信心了。
=================================================================================================================================================
当很多人都在吹咱们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三甚至第三的时候,你可知道里面的细节。你可知道在全面军事实力对抗中我们的无耐。
就拿这个直升机和发动机来说,中国没有制裁人家西科斯基的本事。不为别人,人家造的东西,就算给你图纸,你也山寨不出来。这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这差距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是上百年的差距。
看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如何,我感觉只要看看这个国家的企业实力就行,尤其是高科技的企业和高精尖的工业企业。
别的不说,就说汽车吧,二战时德国用的大多数汽车都是奔驰的,而那时我们中国还没有汽车,就靠近二十年的发展,就想追上人家几十年的工夫,你也太高看自己的吧。
所以,什么时候中国的企业造的高精尖工业产品能卖到美国和德国本土,那中国的军事实力就可以说是世界水平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提升中国的工业水平和高科技水平,只有每个企业都达到世界水平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才会是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