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间看到了几张关于去年在上海发生的反日游行的照片,另我惊讶的不是游行这件事,而是居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件事,人们更多的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这次游行。因此也鲜有媒体关注,有也是麸皮潦草,应付了事。而游行的队伍中更多的是“理性”的人们,很少有豪迈的口号和标语,竟然出现了“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种近似玩笑的标语,令人哭笑不得。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对于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国愤慨,少不了自焚的和断指的激进的人士,无疑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血性,看看我们那,似乎是对于这种行为更多的是这种反应:“他疯了!”“至于吗?”。我真的是感到很难受,也许这些年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了,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受到别人的尊重了,但我们不经意间发现我们已经或正在丧失我们那令我们整个民族骄傲的血性。
今天我就追溯和回忆我们那曾经令人难忘和骄傲的血性,同时也为现在血性的缺失寻找一些原因。难免有偏颇和个人的理解,差错不可避免,还请谅解!
一、远古时期
可以说人类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大自然不断地抗争,为了生存而抗争。原始人时刻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大型的食肉动物是原始人的天敌。而原始人类受到本能的驱使,凭借着血性,不,这时应该还是一种兽性,与天敌勇敢地搏斗,战斗着。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原始人类遗址是世界上最多的,说明我们的祖先虽然寿命很短,生存环境恶劣,前途渺茫,但他们为了生存下来,为了后代的命运,苦苦地挣扎,是那种纯粹的出于本能的血性在支撑着他们,也才会有我们这个民族所骄傲的五六千年的文明。可以说血性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的老祖宗们得知现在的我们都失去了他们的血性,不知有何感想!
二、奴隶社会
夏商周三代,是战乱不已的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为了土地和人口,不断互相征伐,无论大国小国都必须时刻准备作战,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在不断地战争中散发着自己的血性,各国的君主几乎都是好战分子,各国的国力在战争中此消彼涨,不断地兼并或被兼并,尚武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在奴隶社会,你不侵略别人,就会被别人侵略,血性是不可缺少的。
三、封建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个崇尚儒家思想的社会,以儒治国是几乎每个朝代所推崇的。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是一个“仁”字,“仁”说白了就是对待一切都要宽容,那些儒家的大师们认为“仁者无敌”,可我却认为这实质是“忍者无敌”,就是说你得忍,面对困难和侵犯,“忍”是最好的选择,别选择战争这种"极端"的方式,“没用”的。记得儒家典籍有句经典的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上还是下也忘记了)。就是说啊,这个君子是不会在正在面临危险、侵略的国家中出任官员的,说白了就是要打仗了就跑路。血性在“君子”的脑袋里是不可能存在的,那是“莽夫”该干的。而儒家的思想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刻都是统一的局面,统治者为了能继续当好皇帝,就找到了这些儒家的糊弄“愚民”的东西,自然是一拍就和了。事实也似乎如此,没有用儒家思想而用了法家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而坚持儒家思想为正统统治思想的朝代大多是四平八稳,甭管怎么说也能多苟延残喘一阵子。这些朝廷也似乎安于现状,别人不惹我,我也不答理你。就在中原人被束缚在耕地和农业的圈子里时,周围的游牧民族像一群恶狼一样蚕食这像绵羊一样温顺的中原人,那些游牧民族为了本族的生存不得不经常搬迁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四海为家,居无定所,但他们骨子里有一种血性,他们可以说更好的继承了我们老祖宗的天性,他们的代表有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他们无一不是令中原汉民族政权胆寒的尚武民族,而只有当这些力量逐渐显现主来时,软弱的中原政权才知道抗争,但已经晚了:“五胡乱华”灭了西晋,还压得东晋抬不起头。契丹人使得北宋就不敢对辽用兵,即使辽是要亡国了,北宋想凑个热闹,沾点便宜,都损失惨重,还被趁火打劫的女真人弄得狼狈之极,“靖康之变”连太上皇和当朝的官家(北宋皇帝一般被称为官家)都让人家给掳到黑龙江的五国城了,过了几十年的不人不鬼的生活。南宋更是安于半壁江山的繁华而沉寂。蒙古人更是了不起,灭了两个少数民族的政权--西夏和金,顺带使南宋亡了国,中国的疆域从来都没有像那时那样广大,连俄国人的祖先照样在蒙古铁骑面前臣服。反观中原政权,好像就没有为自己逐渐萎缩的疆域脸红过,连扫平个境内的少数民族叛乱都视作开疆辟土,我都嫌害臊。南宋的疆域只有元的八分之一,连所谓的强盛的明朝的疆域不及清朝的一半,而开疆拓土的正是那些中原政权从来不愿拿正眼瞧的“野蛮人”,这是莫大的讽刺啊。
有人可能不服气:人家唐太宗多猛啊,扫平“东突”,各族臣服,被叫作“天可汗”,难道人家不是中原政权的领导人啊?那让我来告诉你,李世民的老妈是鲜卑人,老婆也是鲜卑人,当然孩子也有鲜卑血统,你就明白了,人家说白了还没有完全汉化,要是完全汉化了,那也歇菜。看看唐政权晚年不保就知道了。
这也是有个怪圈:凡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开始还能锐意进取,到后来比中原政权还不堪,腐化堕落的比谁都快。金、元两朝不过百年历史,最长的清之所以寿命长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手段轻了点,好歹还没有向蒙古人那样草菅人命,但也都被一一拉下了水。中原政权普篇喜欢内耗,镇压农民革命积极的很,一遇上游牧民族的侵略就拉稀、歇菜、讨饶,而游牧民族一接手政权就被眼前的花花世界迷失了方向,堕落的比谁都快,也就不复当年祖宗的勇敢,血性也都变成了奶性。看来中原这地方真是有魔力,看来风水不好,谁呆谁完蛋:花花世界多了,雄心壮志少了;奶性多了,血性少了。人人都愿意做温顺有温饱的绵羊,不愿做那四处流浪富有侵略性的恶狼,这是一个民族的可悲,是中国人的可悲!!!
四、近代
说白了晚清政权已经和一个纯粹的中原政权没有多大区别了,虽然他们嘴上并不认同,但事实就是很残酷:所谓的八旗劲旅其实和叫花子差不多,武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却也是破烂不堪;所谓的意志已经被鸦片所消磨,还不顶那些汉军绿营好使。同时源自那祖先“高贵”的血性已经一滴不剩,统统没了,当然再怎么地也不能让“泥腿子”称霸王。太平天国打了十几年,清朝对洋人是卑躬屈膝,对本国人可是呲牙咧嘴,凶相毕露。记得有篇文章说太平天国这十几年中国因为战乱直接和间接损失人口达到了一亿多,有人说这可为中国的人口减负了。呸!说这种话的人就该枪毙,那都是中国的老百姓,死的原因是自家人内战,是无辜而死的,有能耐你都和外国人较劲那,谁牺牲了那叫烈士,但死于内战没有人会真心的敬仰那些不知道为何而死的人。血性都用在了内耗上,这种血性不要也罢。
慈禧说过:“就是把大清朝给了洋人,也不能给那些个乱民。”蒋介石说过:“攘外必先安内。”看看,啊?!不怕外国人把中国灭了国,就怕家里人乱了窝。很难明白中国人的心态,好歹中国也曾经是辉煌一时的“泱泱大国”啊,怎么就成了“病秧子”了那?血性的缺失是关键因素。抗战八年总算把中国人的血性找回了一点,但别忘了,汉奸比抗日的还多,这是事实,找回这点血性是无数个南京大屠杀换来的,可是看来现在又难保留住了。历史在这里哭泣!!!
五、现代
我对人民解放军最崇敬的不是在抗日中的表现,废话,人家都骑在你头顶了,你还不反抗,那可真是奴性了。最崇拜的是他们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佬狠狠的打了一仗,让美国人头一次知道了失败是什么滋味儿,打出了中国爷们的血性,给中国人张了脸。有人现在讨论抗美援朝不该打,荒谬!没有这一仗,就没有安定的国际环境,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另一次令我激动的看到的难得的血性发生在十八年前,那个被定性为“XXXXX”的运动。上个月看了一个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那段时间较为真实的历史。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这件事有对与错之分,我只能说开始的本意起码是对的,但后来失控了。学生们渴望民主和法制的决心和初衷是对的,但过于幼稚,而那时的政府根本不可能放下架子去和那些学生去“谈判”,所以这次运动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学生们所体现出来的血性却是我看这段视频前所没有想像到的。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地努力追求,即使理想并不现实,但他们依然向七十年前他们的前辈一样走上街头,高呼着口号,打着豪迈的标语,宣传着他们的理想。他们为了实现目的,集体在天安门广场绝食,有人不断地倒下,又有人不断地加入,他们视死如归,即使你认为他们这么做不值得,但是这些可爱的学生的血性是不是现在的你我所缺少的那。
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说起来很好听,实际上,如果没有血性的话,只能是残花败柳,要想成为傲雪寒梅,就得有点血性!
当我看到那些学生面对坦克仍毫不犹豫的冲过去,连坦克都不敢压过去的时候,我敬佩他们。但当赤手空拳面对钢铁时,得做好牺牲的准备,我看到几个学生向解放军投掷石块,但随这几声枪响后,地上增添了几具尸体。光有血性是不够的,但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血性那?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视频中说,那些死去的学生有几千人,政府说他们是“暴民”,但很多的工人、农民、市民都在支持他们的运动,为什么那?!因为学生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曾经的血性还存在,当有人振臂高呼时,那些隐藏在内心的血性会爆发出来。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血性,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将来没有“哈日族”“哈韩族”,让其他国家的人都成为“哈华族”,请把你的血性释放出来!
中国人的血性没有消失,因为它就在你我的心中,让我们发扬老祖宗的血性,不再沉默和卑躬屈膝,自信、自尊、自强。到了那一天,相信梦想就会成真了。
PS:如果你认为此文有点意思,就请让根多的朋友看看,如果你想和本人讨论关于血性的话题,愿意奉陪。感谢所有能看到这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