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1929年的中苏中东铁路事件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1929年的中苏中东铁路事件

1929年,苏联红军和张学良东北军之间为了争得沙俄侵华时修建的中东铁路所有权,爆发的“中东铁路事件”却鲜有人提及。

  实际上,论规模和持续时间,后者要远远胜过前者,堪称中苏之间规模最大的武装冲突。冲突最终以东北军的失败而告终。在此次冲突中,苏军首次实战使用了其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坦克——T-18轻型坦克。为苏军坦克的改进和实战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沙俄侵华埋下的祸根

  中东铁路是沙俄侵华的产物。沙俄根据《中俄密约》等不平等条约在1887年到1903年间修建。沙俄在铁路沿线所属地区拥有一系列特权。1924年,中苏两国代表签署协定,规定该铁路归双方共同拥有。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张学良下令收回中东电话权,就此引发了对中东铁路所有权的冲突。到1929年秋,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爆发了。

  1929年8月6日,苏联红军成立了“苏联红军特别远东集团军”,准备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发动进攻。苏军总共出动了近8000人,配备了9辆T-18轻型坦克。苏军总指挥为远东集团军总司令布柳赫尔元帅。

  东北军防守中东铁路的部队有大约1.2万到1.6万人。冲突爆发时,东北军拥有30辆法国制造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张学良曾下令将这些坦克全部运往满洲里御敌。但由于苏军迅速取胜并控制了铁路枢纽,这些坦克均未能按时抵达前线参战。

  轻视东北军战壕酿苦果

  苏军的T-18轻型坦克主要被苏军用于扎赉诺尔火车站和满洲里火车站的争夺战。东北军在这两处火车站附近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尤其是在通往扎赉诺尔火车站方向修建了三道防线,拥有数量众多的碉堡。这些碉堡用废铁轨和原木支撑,顶部覆盖了1米多厚的土层,由于天气寒冷,冻得好似石头一般坚硬。东北军料定苏军会动用坦克发起攻击,因此修建了一些宽3到4米、深2.5米的反坦克堑壕,布置了一些直射火炮,并为所有防守的步兵配发了大量手榴弹。

  由于过分自信,苏军并未进行足够的战前准备。甚至没有出动飞机对东北军的防线进行空中侦察,导致苏军在遭遇东北军防线后吃到了苦头。他们主观地认为东北军防线中除了最外层是反坦克堑壕外,其余均为普通战壕。但实际上东北军将大量反坦克堑壕都修建在中间一道防线。于是,当苏军的T-18坦克突破了东北军第一道防线后,坦克兵和随行的步兵都被反坦克堑壕拦住了去路,他们都没有携带填埋堑壕的器材,只得等待后续工兵,贻误了战机。

  坦克救了苏联步兵

  1929年11月16日深夜11点,苏军开始了进攻扎赉诺尔火车站的行动。借着月光,苏军进攻部队悄悄地向预定发起攻击地点行军。由于缺乏夜间行军的经验,许多苏军部队偏离了预定路线。

  奉命主攻扎赉诺尔火车站的一个苏军步兵营错误地向西行进至东北军的另一片防御阵地前,遭到了东北军轻重机枪的密集扫射,顷刻间半数官兵阵亡。大部分苏军部队是在进行了一整夜连续行军后未待休息便立即投入了战斗,这使得苏军的战斗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和混乱不堪的苏军步兵部队一样,由9辆T-18坦克组成的独立坦克连的战前准备工作也是差到极点:燃料明显不足,弹药基数也几乎为零。其中有3辆T-18坦克甚至连机枪都没来得及安装,坦克连的连长根本没有扎赉诺尔火车站地区的军用地图。一夜艰难的行军后,只有4辆T-18坦克准时到达了攻击发起地点。经过长时间等待,一直不见踪影的后勤补给车队总算露了面,“施舍”给他们一些燃料和弹药。平均每辆T-18坦克主炮的弹药基数只补充到40发,其标准弹药基数应该是96发。

  苏军原来计划所有T-18坦克应该被用来支援第107步兵团。但直到攻击发起时,另外5辆T-18坦克仍不知在何处。上午10点整,苏军向扎赉诺尔火车站发起总攻。战斗中,苏军坦克遇到东北军挖掘的反坦克堑壕后被迫停下,和东北军的火炮互相对射。东北军炮兵射击精度较差,没能将苏军坦克击毁。

  苏军坦克未带一弹就冲锋

  至于其他3辆没有到达攻击地点的T-18坦克,1辆中途抛锚,另2辆迷路的T-18错误地赶到了苏军第106萨哈林步兵团的攻击地区。该团欣喜之余,却发现这两辆坦克压根儿未带一发炮弹。但团长在给2辆坦克加满燃料后,还是要求它们协助步兵向东北军阵地发起攻击。两辆T-18坦克的车长只好指望坦克行驶时发出的巨响能够吓住东北军了。不过,他们在战斗中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步兵们躲在2辆T-18坦克后面向前推进,用它们挡住了东北军密集的机枪火力。

  在第二天的战斗中,8辆仍具有战斗力的T-18坦克全部被用来支援第108步兵团对两个高地的进攻。战斗持续了大约3小时,坦克部队又遭遇反坦克堑壕而受阻。其中1辆很快被东北军士兵投掷的手榴弹炸伤动弹不得,但另1辆利用机枪扫倒了战壕内的东北军士兵。后续的苏军步兵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这两个高地。

  手榴弹狂袭满洲里

  在攻占了扎赉诺尔火车站后,苏军将进攻转向了满洲里火车站。剩下的7辆T-18坦克继续支援第108步兵团作战。苏军吸取教训,在进行了密集的炮火准备后在拂晓时分发起了攻击。T-18坦克保持队形,一边用机枪和火炮向东北军猛烈射击,一边向前快速推进。苏军坦克兵们只顾着猛冲,又把步兵丢在了后面。

  不过,他们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有1辆T-18坦克由于离东北军的防御战壕太近,立即遭到了无数手榴弹雨点般的攻击,履带被炸断,传动机构毁坏,车体受损严重,车组成员危在旦夕。好在后来赶上的苏军步兵发起了数次冲锋后才将其救了下来,但驾驶员已奄奄一息。另外还有2辆T-18不慎跌入了壕沟,直到苏军占领阵地后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其拖了出来。

  总的来说,尽管漏洞百出,但苏军独立坦克连在中苏“中东铁路事件”中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作为苏联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坦克,T-18的实战运用,为苏军后来组织大规模坦克进攻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战后,苏军对T-18坦克进行一系列改进,为其今后开发出更为优秀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打下了基础。

  “中东铁路事件”始末

  1929年7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铁路事件”,引起武装冲突。战斗主要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展开。从7月末开始直到11月,大小战斗进行了数十次。

  起因是张学良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管辖权,解除路局管理层苏方人员的职务并遣送出境,逮捕苏方200余人,同时强行关闭了苏联驻哈尔滨的一切外交和商务机构。苏联外交部随即向南京国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释放所有被捕人员并取消一切不当行为等。遭到拒绝后苏联政府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断交,并于同年10月出动苏军进攻同江、扎赉诺尔和满洲里等地,两国边界局势骤然紧张。

  战争中,中国军人死伤及被俘9000余名(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苏联方面,苏军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最终,以苏联方面的胜利宣告结束。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12月26日,“中东铁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中东铁路事件”期间,苏占据的我国领土黑瞎子岛,成为日后中俄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