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议会以多数表决通过「从塞尔维亚独立」议案。议员们表决通过了由总理塔奇宣读的独立宣言,宣言称「科索沃从此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科索沃原本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在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交由联合国托管。而在2007年,联合国前谈判特使阿赫蒂萨里向安理会提交报告,建议科索沃在国际监督下独立,美国和欧盟对该建议表示支持,而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坚决反对。特别是塞尔维亚总统在宣誓就职后举行的议会会议上的谈话更表现出塞国的坚决反对,他说「我绝不会放弃捍卫我们的科索沃,同时也会尽全力为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而战。他强调塞尔维亚与那些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将进入冷对抗阶段。但塞尔维亚不会断绝与那些国家的外交关系,因为这将损害塞尔维亚自身的利益。」
从科索沃的例子中,许多人士会自然联想到两岸关系的发展,认为两岸关系中的科索沃就是台湾,塞尔维亚是一整个中国,一个包含台湾及大陆的中国,事实上这样的联想,有几点必须注意,首先台湾并不是交由联合国托管,而是由整个中国下的中华民国有效管辖及统治,在宪法上台湾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分;其次对于科索沃的独立,国际上有许多强权国家及欧盟都对此表达支持,然而台湾倘若独立情况似乎不是如此,反而是大多数的国家都不支持;再者科索沃所处的地区种族情况复杂,而台湾所属的情况则较为单纯,并与大陆一方有着密切的关系;科索沃本身境内人口占多数阿尔巴尼亚族人一直要求独立,并且有临时自治政府的设立,这些情况与条件和台湾所处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中华民国的政府在台湾并不是临时政府,而是广义一个中国下的有效合法政府。
美国支持科索沃独立当然希望能将势力伸入巴尔干地区,而欧盟部分既支持又存有担忧,担忧将带来后续的巴尔干半岛的效应,俄罗斯反对其独立,一方面固然是与塞国有着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仍希望在该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故俄罗斯称,联合国应根据安理会于1999年通过、由联合国接管科索沃的1244号决议,宣布科索沃单方面独立无效,俄罗斯的主张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多方势力都希望能继续染指该地区,而台湾问题相对来说要单纯的多,充其量只有美日两国的势力罢了。
从科索沃事件中,带给笔者的启示便是国际法的原则与规范效力是否能继续维持,要独立与否不能不顾及现有的国际规则;科索沃想要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想要加入联合国,由于有其中一个常任理事国家的反对,因此想要加入联合国似乎是难上加难,而台湾无论是入联或返联,想要加入或重返联合国都是难上加难,这并不是光靠入联返联公投过关就能顺利加入联合国。
要加入联合国,除了要有主观的自我意愿,也需要靠客观的环境,要用谈判,要用理性来面对反对的势力,任何一个国家若要独立,所牵涉的层面不单是该国自身的事务,同时也是大国力量与区域力量的利益博奕,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来说,要独立必须寻求多数人民的同意与授权,并且透过国会多数,赋予官方正式与原国家间谈判的力量,如果任何国家主权的改变,都能在国际规则下进行,透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完全尊重当地人民的自由选择权,那么任何的纷争都将消弭于无形。
另外,笔者认为还必须要深思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独立,倘若不被国际间大多数国家及强权国家的承认,那么独立之路将走的非常艰辛,即使未来独立了,在不被祝福的情况下,未来也会面临到各式各样的挑战,独立是解决一切问题与带来和平的保证吗?独立后的各项政治、经济与社会危机又该如何解决呢?
总之,不会变的事实是一些民主之自由自决权、多数决、和平理性等权利与道德价值,这些都必须是独立与否之重要遵循原则,台湾今日的处境与背景环境,与科索沃有着截然不同的客观条件,台湾未来如何选择,就有赖三月大选后新领导人的智慧与台湾全体人民充满智慧的选择。
作者刘性仁,台北人,政大博士候选人,大学兼任讲师,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简介表示,他衷心期待与呼吁扁政府,真心地将心力放在改善台湾经济情况,让台湾人民的生活能够更好,别再搞一些政治的小把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