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实现完全占有钓鱼岛及其海域而做出的一个严重升级行动。 内阁支持率降到一位数,醉酒财相中川昭一17日被迫宣布辞职,自民党内部甚至出现了要求“禅让”首相职位的造反派。在这样一个内政焦头烂额、走投无路之际,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居然会不顾内阁已处僵死的紧张局面,18日乘包机飞往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州萨哈林斯克,去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
这是日本首相在二战后首次访问萨哈林,话题之一据说是为了打开日俄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僵局。
打开北方领土问题的僵局并非是需要争一日之急的紧要课题。而且,据日本媒体说,“没有迹象显示俄方愿意立即就领土问题转而采取灵活态度”,此次首脑会谈难以在该问题上取得具体进展。那么,为什么在内政火烧眉毛之时,麻生还会这么急于处理北方领土问题呢?
这里,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战后日本对待领土、领海所采取的态度。日本对领土和领海一向采取寸土寸海必争、锱铢必较的立场。
1951年9月8日,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明确表示放弃千岛列岛和南桦太(即库页岛)的主权等相关权利。白纸黑字,清楚记录在案。但是,日本就有人会钻文字的牛角尖,说由国后、择捉、齿舞、色丹4岛组成的北方四岛(即南千岛)应该不包括在千岛列岛之内。
后来,日本的立场又变成了对北方四岛只放弃国后和择捉两岛的主权,但不承认把齿舞和色丹两岛的主权划归给苏联。1956年后,日本再次改变说法,声称其只承认割让千岛列岛,而千岛列岛不包括北方四岛,从而开始要求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
1980年,日本迈出了更大的一步,由众参两院决议设定“北方领土之日”,接着,日本各地方议会也跟着做出类似决议,使要求归还北方四岛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运动。
所以,纵观日本在领土、领海上的立场和一贯做法,就不难得出结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正在采取同样的战术,每次看似只前进不起眼的一小步,累计起来却是一个很大的、算计精细的战略步骤。
2月1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逻船,加强对钓鱼岛的日常监控。这尽管只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战术举动,可是它却是为了实现完全控制和占有钓鱼岛及其海域这一战略目的而做出的一个严重的升级行动。中国外交部对此已经做出强烈反应,让日本知道钓鱼岛并不是其单方面说说做做就算数的。